男子生当自树立,莫令寂默终无名。
膏粱孰与文章乐,锦绣不如仁义荣。
予病淹留岂得已,子今闲暇固当行。
竹林交契知安否,议论从容为寄声。
诗句释义与赏析:
- 匪躬先之桐庐因作诗送之
- 解释:我(指作者)不顾自己的安危,特意前往桐庐(今属浙江省),为他写这首诗。
- 男子生当自树立,莫令寂默终无名
- 解释:男子应当在年轻时就确立自己的志向和目标,不要使自己默默无闻地度过一生而最终默默无闻。
- 膏粱孰与文章乐,锦绣不如仁义荣
- 解释:富贵(以膏粱比喻)和华丽的服饰(锦绣)怎能比得上道德文章的欢乐和仁义带来的荣誉呢?
- 予病淹留岂得已,子今闲暇固当行
- 解释:我因病滞留在此,不能自已(指无法脱身)。你现在空闲,应该出发了。
- 竹林交契知安否,议论从容为寄声
- 解释:我们虽然不是朋友,但曾一起在竹林中交过朋友,你的消息如何,我们可以通过议论来传递消息。
译文:
我不顾自己的安危,特意前往桐庐为你写这首诗。男子在年轻的时候就应确立自己的志向,不要让自己的一生默默无闻。富贵和华丽的服饰怎能比得上道德文章的欢乐,仁义的荣耀呢?我因病滞留于此,不能自己。现在你闲暇无事,应该出发了。尽管我们不是朋友,但曾一起在竹林中交过朋友,你的消息如何,我们可以通过议论来传递消息。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诗。作者通过描绘自己不顾个人安危、远赴异地的情怀,表达了对友人未来成就的深切期望,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诗中强调了立身处世的真谛——道德文章和仁义的重要性,鼓励对方要注重内在修养和人格的提升。整首诗语言质朴真挚,情感深沉热烈,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和高尚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