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日薰酣晨露洗,中林入夜幽香起。
烛与花明月影中,月和烛照花阴里。
光华混杂不可认,刻画虽工难比似。
烛偏月下花亦别,疏影横从俱可喜。
使君白头衰久矣,空惜流年去如水。
作诗与花雪羞耻,多材自属佳公子。
青春九十今能几,不当只作常时比。
莫令俗事一关心,可厌浩歌频到耳。
【注释】
薰酣:香气浓郁。入夜幽香起:入夜后幽香四溢。烛与花明月影中,月和烛照花阴里:蜡烛在花影中映出月光的轮廓,而月光又照射着花的影子。光华混杂不可认:光与影交错在一起,使人无法辨认。刻画虽工难比似:即使雕刻工巧也难以比得上。烛偏月下花亦别:蜡烛偏斜于月下,花朵也在月光下显得格外美丽。疏影横从俱可喜:稀疏的树影横斜地映衬着,使一切显得更加可爱。使君白头衰久矣:使君年岁已高。空惜流年去如水:徒然惋惜流逝的时间像水一般快。作诗与花雪羞耻,多材自属佳公子:我为花作诗感到羞耻,因为我是位文才出众的男子。青春九十今能几:青春有多少?九十年的时光已经过去。不当只作常时比:不应该将此仅视为平常的景物相比。莫令俗事一关心:不要让自己被世俗的事情所困扰。可厌浩歌频到耳:令人感到厌恶的是那些浩大的歌声不断传来。
【赏析】
此诗首联写晨景,次联写夜色,三联写光与影的交织,末联写诗人对花、对月的感受,全诗构思巧妙,意境幽美,耐人寻味。
首联写晨景。“朝日”两句写清晨露珠晶莹,阳光普照,花香四溢,沁人心脾,这是大自然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颔联写夜色。“烛与”两句写夜晚烛光摇曳,花影婆娑,月色皎洁,花影随光变幻,月光照进花丛,花影映入月色。这两句以“烛”对“花”,“月”对“影”,构成一幅优美的画面,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之情。
颈联写光与影的交织。“光华”两句写光与影相互交错,交相辉映,形成了一种迷离恍惚的效果。“刻画虽工难比似”一句,既表明了诗人精湛的技艺,也表达了他对这种美妙景象的喜爱之情。
尾联写诗人对花、对月的感受。“烛偏”两句写烛火偏斜于月下,花儿也在月光下显得格外美丽。这里的“烛偏”、“花亦别”既是对上两句的回应,又是对前两句的升华,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抒情之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全诗构思巧妙,意境幽美,富有哲理,给人以深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