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竹老出蓝,紫竹嫩施粉。
乐彼奇节并,岁寒不雕陨。
言如拾芥者,设意毋乃近。
【注释】
吴园:即“吴中园林”。吴中:泛指今江苏苏州一带。
青竹:青竹色,指嫩绿的竹叶。
老出蓝:语出《庄子·逍遥游》:“青出于蓝。”意思是青色的竹叶是比青色更深的蓝色。蓝:深蓝色。
紫竹:紫色的竹叶。
粉:浅红色。
乐彼奇节并:意指竹叶的颜色和形状都不同,有奇彩。
岁寒不雕陨:意谓即使到了严冬也不凋落枯萎。雕陨:凋零陨落。
言如拾芥者,设意毋乃近:语出《论语·述而》:“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孔子教导学生要勤于思考。这里诗人用此典故表明自己对诗文创作的看法。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在赞美了各种竹子之后,又进一步以竹子为例,来阐述其道理。全诗共四句,前两句写竹之色彩、姿态各异,后两句写诗人对这种自然美的感受以及自己的写作态度。
“吴园杂咏十九首”是这首诗的题目,说明这是作者为苏州园林所写的一些杂感诗。吴中,即指今江苏省苏州市一带,是古时的吴国地。“杂咏”,即多方面的吟咏,指作者为苏州园林所写的一些杂感诗。
第一句“青竹老出蓝”,写的是春笋出土时的景象。青竹是春天刚刚冒出来的新芽,颜色是青绿色,所以叫做“青竹”。“出蓝”,出自《庄子·逍遥游》,意思是青翠的竹叶比深蓝色的天空还要深。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春天刚发芽的幼竹,它的绿色要比深蓝天幕还要鲜亮,它好像要冲破蓝色的天幕一样。“老出蓝”是说青竹长成以后,它的绿色已经非常深了,甚至超过了蓝色的天空。
第二句“紫竹嫩施粉”,写的是紫竹开花的时候的景象。紫色的竹叶,在春天里开的花,就像抹上了一层粉色。“施粉”,是指涂抹上粉色,这里形容花的颜色鲜艳如粉。“嫩施粉”,是指花朵还没有完全开放,颜色还不是很浓艳。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春天里刚刚开花的紫竹的花朵,就像涂上了一层淡淡的粉色一样。
第三句“乐彼奇节并”,写的是竹子的形态各异。因为生长环境的不同,竹子的形状也各不相同,有的细长,有的粗壮,有的直挺,有的弯曲,有的高大,有的低矮……这些不同的形状,就好像它们各自有独特的个性一样,所以诗人把它们称为“奇节”。这一句的意思是说,竹子的形态各异,各有其特点,就像它们各自有着独特的性格一样。
第四句“岁寒不凋陨”,写的是竹子在严寒的冬天仍然能够保持生机。“岁寒”,是指一年的最冷时节;“不凋陨”,是指不会凋谢枯萎。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即使是在严寒的冬天里,竹子还是能够保持生机,不凋谢枯萎。
最后一句“言如拾芥者,设意毋乃近”,写的是诗人对于诗文创作的看法。“拾芥”原指弯腰捡地上的小草,比喻做学问或做事时,不要像弯腰拾芥的人那样低头缩头,而应该抬起头来做事情。“勿乃”,就是“岂不是”“不就是”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对于诗文创作来说,不要过分拘泥于形式,要有自己的独特风格。
【译文】
春天里刚刚长出来的嫩竹,绿色的竹叶比天空的蓝色还要深;春天里盛开的紫花,像是淡红色的粉末一样。
喜欢那奇特的节律,在寒冬中也不会凋谢枯萎。
如果只是简单地模仿别人的写法,那么思想就太肤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