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更赤晴平旦雨,愁云不开风劲怒。
霰雹夜落大如芋,日月不出愁乌兔。
兄曰嗟予季行役,道阻且修日云暮。
泥深一尺水交注,仆肩不任马蹄驻。
一车十牛不能御,晨征忽忽立乘遽。
恐汝悲啼不还顾,昔知为快今知误。
恨不赭阳一月住,人生百年惟所遇。
曲折万变皆归数,乾坤与人同寄寓。
扰扰眼前皆细故,慎勿动心悲景露。
九阪王阳犹叱驭,平明天晴卷云雾。
骅骝安稳行道路,一日千里如跬步。

译文:

在方城与君相别时,天正下着雨。五更时分天晴了,而到了平明时却下起了雨来。愁云不散,风劲而怒。夜深时霰雹从天空落下,大如芋头,日月都不见踪影,只有乌和兔在愁苦地行走。
兄曰:“唉,我的弟弟,你正在行路之中,道路艰险且远,太阳已经西沉了。泥泞一尺深,水流四溢,我的马不能前行,我无法控制它。早晨出发后突然感到疲惫,不得不立乘便车返回。”他害怕你的哭泣和回头顾盼。从前知道为快,现在知道是错误。
恨不能够让赭阳的一月住下来,人生的百年只取决于所遇见的事。曲折变化都是命运的数,天地与人同寄寓其中。眼前的扰扰细故都显得微不足道,千万不要因悲景露而动心。即使王阳被九阪山所阻仍然能叱驭马,天气晴朗后卷去云雾。
骅骝安稳地行走在道路上,一天可走千里如一步之遥。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李商隐的作品。全诗共八句,通过描绘诗人与弟弟离别的情景以及途中的艰辛和对弟弟的担忧,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坚定的决心。

  1. 第一句“方城与君时相别遇雨因”表达了诗人与弟弟之间的深厚情谊。方城,即洛阳,这里指的是诗人的故乡。两人在洛阳相遇,但因天公不作美,遇上了大雨,使得这次相见变得有些遗憾。
  2. 第二句“五更赤晴平旦雨,愁云不开风劲怒”描绘了天气的变化。从黄昏到凌晨,天气由晴朗转为雨天,而风势也变得凶猛起来。这种天气的变化增加了离别时的凄凉和伤感。
  3. 第三句“霰雹夜落大如芋,日月不出愁乌兔”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气氛。霰雹像芋头一样大,天空中的月亮和太阳都消失了,只剩下乌和兔在忧愁地行走。这象征着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和内心的不安。
  4. 第四句“兄曰嗟予季行役,道阻且修日云暮”表达了哥哥对诗人的担忧。他叹息说,弟弟正在远方服役,路途艰难且长,太阳已经西下了。这里的“日云暮”,既指太阳下山,又暗示时间流逝,意味着诗人在外的时间可能很长。
  5. 第五、六句“泥深一尺水交注,仆肩不任马蹄驻”进一步描绘了旅途的艰难。泥泞达一尺深,河水泛滥成灾,诗人的肩膀承受不住沉重的压力,以至于连骑马都无法继续前行。这反映了旅途的艰辛和诗人的无奈。
  6. 第七、八句“一车十牛不能御,晨征忽忽立乘遽”和“恐汝悲啼不还顾,昔知为快今知误”表达了诗人的内心矛盾和对兄弟的关心。他感叹自己只能驾驭一辆战车和十头牛,而早晨出发后突然感到疲惫,只得急忙返回家。他担心你会因悲伤而哭泣,而我以前知道这样做会让人高兴,但现在我知道这是错误的做法。
  7. 第九、十句“恨不能够让赭阳一月住,人生百年惟所遇”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恐惧和无奈。他怨恨自己不能让时光停留在赭阳一个月,因为人生的几十年只是一次偶然的机会。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命运的无奈和对时间的珍惜。
  8. 第十一、十二句“曲折万变皆归数,乾坤与人同寄寓”和”扰扰眼前皆细故,慎勿动心悲景露”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看法。他认为万事万物都有其规律可循,就像天地人一样共同存在于这个世界上。而眼前的困扰都是小事,不要轻易被悲伤的情绪所困扰。
  9. 最后的两句“九阪王阳犹叱驭,平明天晴卷云雾”描绘了王阳的形象。虽然遭遇九阪山的阻挡,但他依然能够指挥马匹前进。当天气放晴后,云雾也被卷走了。这象征着困境中的挑战和希望。
  10. 结尾“骅骝安稳行道路,一日千里如跬步”再次强调了骏马奔驰的速度。尽管路途遥远且困难重重,但骏马依然能够稳定地行驶在道路上,一天就能走千里。这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信心和决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