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身如芭蕉,况复身外名。
至人本无心,肯为宠辱惊。

注释:

我的身体就像芭蕉叶,何况身外还有名利呢。

至人本来就无心,怎会为荣辱而动心?

赏析:

这是一首托物寄志诗,诗人以身喻物,借芭蕉的“身如”来说明自身对名利看淡的态度。“况复身外名”,进一步强调诗人不慕荣利,甘于淡泊的思想感情。最后两句则是诗人的名言:“至人本无心”,是全诗的主题所在。

首句“身如芭蕉”,诗人用芭蕉叶比喻自己的身体,形象地写出自己身体虽大却易变易朽,从而突出了作者身体之小、寿命之短。次句“况复身外名”,则由“身如芭蕉”引出对名利的看法。这里,诗人运用反衬的手法,将芭蕉叶与自己的生命相比,既突出了自己生命的短暂,又暗含着自己对名利的淡薄之心。第三句“至人本无心”,诗人引用道家思想,指出真正得道之人,对于世间的荣辱得失早已置之度外,因此不会为外界的刺激所动。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看淡的人生态度和高尚的精神境界。诗人通过芭蕉这一形象,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现给读者,使诗歌的主题更加鲜明。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诗人超凡脱俗的气质和独特的审美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