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舍仍幽处,深溪冒浅篁。
寒声随浪起,翠影共流长。
断岸通秋月,虚檐受夏凉。
虽无杜陵韵,绝胜赞公房。
【注释】
筠溪:指山涧的溪水。筠,竹子名。
精舍仍幽处:仍然处在幽静的地方。
深溪冒浅篁:深深的山溪穿过茂密的竹林。
寒声随浪起:冷气随着江流上涌而起。
翠影共流长:竹叶在江水中摇曳的影子与江水一同流动。
断岸通秋月:断崖之上,透过秋月照射。
虚檐受夏凉:空荡荡的屋檐下,感受到夏天的凉意。
杜陵韵:杜甫的诗句韵味。
赞公房:赞公寺。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隐居筠溪时所作。首联写筠溪的优美环境,颔联写溪水的清美,颈联写溪边的景致,尾联写赞公寺的幽静。
“筠溪”是指山涧的溪水,这里以溪水为景,写出了山水的幽静之美。“精舍仍幽处,深溪冒浅篁。”这是说,精舍依然位于幽静之处,深溪穿过茂密的竹林。“冒”字形象地描绘出溪水穿过竹林的情景,生动而形象。
“寒声随浪起,翠影共流长。”这是说,寒气随着江流上涌而起,竹叶在江水中摇曳的影子与江水一同流动。通过写竹叶的影子和江水流动的景象,表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动人;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翠影共流长”中的“共”字,既表现出影子与江水的亲密,又表现出影子随江水流长的意境。
“断岸通秋月,虚檐受夏凉。”这是说,断崖之上,透过秋月照射,空荡荡的屋檐下,感受到夏天的凉意。这里用“断岸”和“虚檐”来描绘出宁静、优美的画面,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这里的“受夏凉”既是实写,也是虚写,虚实相生,富有诗意。
最后两句“虽无杜陵韵,绝胜赞公房。”意思是虽然这首诗没有像杜甫那样深沉、婉转的诗韵,但绝胜过赞公寺的风景。这两句是对前面四句的总结和升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表明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观和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