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清秋杪,长林翠霭重。
懒黄千顷稻,深碧万株榕。
峡水风前急,方山雨后浓。
征鞍何所憩,萧寺枕孤峰。
【注释】
清秋:秋天;南国:指南方;杪:树梢。长林翠霭(yǎn)重:树林里浓重的雾气。懒黄千顷稻,深碧万株榕:懒黄:懒怠的黄色,这里指稻田。深碧:深绿色的。榕树:榕木,一种常绿大乔木。峡水:山间溪流。方山:山峰。征鞍何所憩,萧寺枕孤峰:征鞍:旅行用的马鞍。萧寺:地名,位于今湖南衡阳县西南。
这首诗是作者在游览湘南名胜时写的。首联写“南国清秋”,次联写“长林翠霭”,“长林”指高大茂密的树木。第三联写“峡水”、“方山”。末联写“萧寺”即萧寺寺,在今湖南衡阳县西南。
【赏析】
这首七绝是诗人游经萧寺时所作。诗中描写了萧寺周围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以及作者的游踪,流露出对萧寺及其周边风光的喜爱之情。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清新幽远,富有画意,读来令人如入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