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作儒林冠,亲承帝渥隆。
双旌大江左,一节古吴中。
列宿英声在,浮云旧事空。
无从挂吾剑,老泪湿西风。
【注释】
挽石:挽留。之:代词,指石似之郎中。几作儒林冠:几次想当官。儒林冠,指做官。
亲承帝渥隆:亲自接受皇帝的恩宠。帝渥隆,指皇帝的恩泽。
双旌:指旌节,古代官吏的标志。大江左:指江东地区。
一节古吴中:指在古吴(今江苏苏州)任职。
列宿英声:指名闻天下。英声,英名。浮云旧事空:指往事如烟,已成过去。
挂吾剑:指挂剑不佩,表示不再出仕,也指挂剑而泣。老泪湿西风:指老泪纵横,悲凉的秋风。
【赏析】
此诗是诗人对石似之的追悼之作。石似之,即石可事,字之仪,江西人,天圣年间进士及第,历官大理寺丞、通判建昌军,徙知饶州、虔州,以直言敢谏被谪,死岭南,年五十四。这首诗是他在贬官期间所作的一首吊文。首联两句写诗人对石似之的钦羡之情。“儒林冠”指高官显位,“帝渥隆”指受到皇帝的特别恩宠。“几作儒林冠”,说明他多次想做官,但始终未得成功。这两句既表现了他对石似之的钦羡之情,也透露出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不平之气。颔联两句写石似之两次出任地方官的情况。“双旌”是古代官员出行时所持的一种标志;“大江左”泛指南方地区;“古吴中”是指古吴郡,也就是今天的苏州一带。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石似之曾两次出任江东和古吴的地方官,可见其政绩卓著,为百姓所爱戴。颈联两句写石似之在任职期间的名声和遭遇。“列宿英声在”指石似之名声传遍各地;“浮云旧事空”则表明他的许多往事都已随着历史的流逝而化为乌有。尾联两句写诗人自己的处境。“无从挂吾剑”,意思是说,我无法像石似之那样挂剑不佩,也不再为出仕而奔走;“老泪湿西风”,则表达了诗人对前途无望的悲愤之感。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深沉含蓄,既表现了诗人对石似之的深切怀念,也表现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无奈与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