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郊云气晓疏疏,十里相携霁色初。
林幄尽头闻杜宇,荇丝深处见王馀。
提壶相劝仍沽酒,扶杖来观或荷锄。
不向如皋闲射雉,真成一笑粲潘舆。
侍太夫人拜扫先茔季直弟有诗因次其韵
东郊云气晓疏疏,十里相携霁色初;林幄尽头闻杜宇,荇丝深处见王余。
提壶相劝仍沽酒,扶杖来观或荷锄。不向如皋闲射雉,真成一笑粲潘舆。
这首诗是宋朝诗人喻良能的作品《侍太夫人拜扫先茔季直弟有诗因次其韵》。诗中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以及人们在祭祀活动中的情景。首句“东郊云气晓疏疏”,描绘了春天的早晨,天空中的云彩稀疏而明亮。接下来的“十里相携霁色初”,描述了一群人在郊外行走的场景,他们手挽着手,共同迎接新的一天。这两句诗描绘了春天的早晨,人们在阳光下行走的场景,展现了人们的活力和热情。
诗人转向了对人物的描绘。“林幄尽头闻杜宇”,这里的“林幄”指的是树林中的小屋子,象征着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杜宇”指的是杜鹃鸟,是一种常在春季出现的鸟类,以其叫声而闻名。这句诗通过描绘人们在树林中听到杜鹃鸟的叫声,表达了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祖先的怀念之情。接下来,“荇丝深处见王馀”,这里的“荇丝”指的是水生植物,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繁衍。“王馀”则指代王氏家族的人,暗示了他们在祭祀活动中的重要角色。这句诗通过描绘人们在水边看到王氏家族的人,表达了对他们的敬意和怀念之情。
诗人转向了对活动的具体描述。“提壶相劝仍沽酒”,这里的“提壶”指的是提着酒壶,准备喝酒。“相劝”则是相互劝酒的意思,表现出人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和友好氛围。这两句诗描绘了人们在祭祀活动中饮酒的场景,展现了他们的欢乐和团聚之情。接下来,“扶杖来观或荷锄”,这里的“扶杖”指的是拄着拐杖的老人,“荷锄”则是拿着锄头的农民。这句诗通过描绘这些不同身份的人来到祭祀活动现场,表现了社会的多元化和包容性。
诗人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不向如皋闲射雉,真成一笑粲潘舆”,这里的“如皋”指的是地名,“射雉”是一种古代的游戏,“粲潘舆”则是一种华丽的车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过于追求物质享受的生活方式的不屑和批评,认为真正的快乐应该来自于内心的平静和满足,而不是外在的物质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物活动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对祖先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多元化和包容性,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