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仍复踞西台,石径嵚崎此日开。
竹杖相邀七八客,芳樽时釂两三杯。
瀑悬岩腹如飞雨,石转山腰若隐雷。
敬侍慈颜供一笑,陂陀坐稳兴悠哉。
这首诗是苏轼的《西山同二客二弟侄辈侍太孺人游观联句》,下面是诗句和译文:
西山仍复踞西台,石径嵚崎此日开。
注释:西山依然像过去一样占据着西台,石径崎岖不平,但今天被开辟了。
竹杖相邀七八客,芳樽时釂两三杯。
注释:用竹子做的拐杖招呼七八个客人,不时喝上两三杯美酒。
瀑悬岩腹如飞雨,石转山腰若隐雷。
注释:瀑布从岩石的底部挂下来,好像飞流而下的雨,石头在山腰间转动,好像是隐藏在雷声中的闪电。
敬侍慈颜供一笑,陂陀坐稳兴悠哉。
注释:恭敬地侍奉在太孺人的面前,让她露出笑容,自己则感到心情悠闲自在。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西山美景的诗,诗人通过对西山的描述,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首句“西山仍复踞西台,石径嵚崎此日开。”描绘了西山仍然占据着西台,石径崎岖不平,但今天被开辟了。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现了西山的壮丽景色和历史的沧桑感。
次句“竹杖相邀七八客,芳樽时釂两三杯。”描述了用竹子做的拐杖招呼七八个客人,不时喝上两三杯美酒。这句诗展现了与朋友一起游玩的快乐时光。
第三句“瀑悬岩腹如飞雨,石转山腰若隐雷。”描绘了瀑布从岩石的底部挂下来,好像飞流而下的雨,石头在山腰间转动,好像是隐藏在雷声中的闪电。这句诗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瀑布和山石的壮观景色。
第四句“敬侍慈颜供一笑,陂陀坐稳兴悠哉。”描绘了恭敬地侍奉在太孺人的面前,让她露出笑容,自己则感到心情悠闲自在。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太孺人的敬爱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的乐观心态。
整首诗通过描绘西山的自然景色和与朋友共度的时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同时,也体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和乐观的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