磬湖秋半溢清波,一岁月明今夕多。
剩办新诗娱老境,满倾太白醉冰娥。
一天风露寒衣袂,举室儿童杂笑歌。
不是钴潭奇绝处,未妨丁夜更娑婆。

己酉中秋

磬湖秋半溢清波,一岁月明今夕多。

剩办新诗娱老境,满倾太白醉冰娥。

一天风露寒衣袂,举室儿童杂笑歌。

不是钴潭奇绝处,未妨丁夜更娑婆。

【注释】

己酉:宋孝宗淳熙七年(1180)。

磬(qìng)湖:即西湖。

盈虚:盈满、亏缩。

岁明月多:一年中明月最多的时刻。

剩办:准备。

太白:李白字。这里借指诗人自己。

钴(cuī)潭:地名,在今浙江省余杭县西北。《太平寰宇记》卷一八五载:“钱塘钴潭,在城西二十里,一名南湖。……《图经》云:‘有石如莲叶状,故名焉。”

娑婆(suōpó):梵语sā-pa的音译,意谓“流浪”或“漂泊”。

【赏析】

本诗作于作者任浙西提刑时,描写了西湖的秋景和中秋节日的欢乐气氛。全诗意境开阔,笔力雄健。

前四句写景,后四句言情。“己酉中秋”点出题目,说明这是在淳熙七年(1180年)己酉中秋之夜。首联写湖面秋景。“磬湖秋半溢清波”,是说西湖到了秋天,水涨得溢出湖岸,形成清波荡漾的景观,给人以清新爽朗之感。“一岁月明今夕多”,意思是说今年中秋月明最亮,今夜月色最好,突出了今宵之特别。

颔联写赏月。“剩办新诗娱老境”,诗人自比为“太白”,说自己要作几首新诗来娱乐自己的晚年生活。“满倾太白醉冰娥”则化用李贺《奉和张员外七夕歌》诗句,将月亮拟人化,形容其美不胜收,令人陶醉,与上句的字面意思相映成趣。尾联写家人团聚赏月情景。“一天风露寒衣袂”,“一天”即整夜,天公不作美,风露凄寒,但诗人却毫无所感。“举室儿童杂笑歌”,家人团聚一堂,欢声笑语,一片欢乐的气氛。末句“非钴潭奇绝处,未妨丁夜更娑婆”,既写出了杭州西湖的名胜古迹,也表达了作者乐观的人生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