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舟尺泽岂能容,此地谁知著卧龙。
当日春风生笔底,至今山色十分浓。
【注释】
吞舟:能将大船的舟口吞没。尺泽:一尺见方的水池。卧龙:指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先生。春风:喻指政治上的清明。山色:喻指国家的政治清明。
【赏析】
这首诗是王巩为他的好朋友王待制(王旦)游览东坡留题十一绝中的一首,表达了他对朋友的祝愿和对友人才学的赞赏之情。
首句“吞舟尺泽岂能容”,意思是说,即使是一尺见方的水池也容不下我这样的庞然大物。这是诗人自谦之词,也是他对自己才华的一种自信。这里的“尺泽”是指一尺见方的水池,比喻自己的才华虽然巨大,但却不足以容纳;而“吞舟”则是指巨大的船只,比喻自己的才华如同巨舰一般,足以吞纳一切。这句诗既体现了诗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才华与能力之间关系的深刻认识。
次句“此地谁知著卧龙”。这是诗人对友人的一种赞誉之词,意思是说,这个地方有如卧龙先生(即诸葛亮),能够洞察世事、明辨是非。这里的“此地”指的是东坡,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地方;“著卧龙”则是对诸葛亮的赞美,暗指这里有着像诸葛亮一样杰出的人才。这句诗是对友人的赞誉和鼓励,也是对他未来成就的期待。
后两句“当日春风生笔底,至今山色十分浓。”是诗人对友人的一种祝愿之词,意思是说,当年春风(喻指政治清明)吹拂着您的文笔,如今这片山水(喻指国家的政治清明)依然十分浓密。这里的“当日春风生笔底”指的是诗人当年在东坡留下了许多优秀的诗文,而这些诗文都是得益于当年政治清明的氛围;而“至今山色十分浓”则是说,尽管岁月已经流逝,但这些诗文依然深深地影响着后人。这两句诗是对友人的一种祝愿,希望他能够继续发扬光大自己的才华,为国家的政治清明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