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同社乐田神,一扇西风障庾尘。
文采风流千古事,野人恨不识天人。

【注释】王待制:指王安石。苏轼《东坡留题十一绝》诗:“我今何适君何之?西风吹泪古扬州。”王荆公有和诗,次韵以答之。

【译文】

与王安石同社乐田已五年,一扇西风挡住了庾尘。

文章才华风流是千古之事,野人恨不识天人高才。

【赏析】

此篇乃诗人与王安石酬唱之作。王安石的和诗中说“我今何适君何之”,苏轼则作此答诗。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自己的感慨。

首句“与王安石同社乐田已五年”表明两人在乐田已经度过了五年的时光。这一句中,“同社”表示两人都是同乡之人,彼此之间关系亲近;“乐田”是一处地名,位于黄州黄冈县东南,这里可以看作是两人共同生活的地方;“五年”则表示这段时间的长短,也反映了两人之间的深厚友谊。

第二句“一扇西风障庾尘”则是用一叶扁舟来形象地描绘自己所处的位置。这里,“西风”象征着秋风的到来;“庾尘”则是庾信的典故,他曾经在这里担任过官员,因此这里的“尘”也暗含着对历史遗迹的回忆。通过这句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与寂寞。

第三句“文采风流千古事,野人恨不识天人”则是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未来的展望。这里的“文采风流”指的是古代文人的才情和风采;“千古事”则暗示着历史的悠久与辉煌;“野人”则是指诗人自己,他虽然身处草野之中,但仍然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求和对理想的追求。这句诗表达了他对历史的认识和对未来的期望。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未来的展望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生活的感慨。同时,它也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文学才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