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代乐天今复见,后身元亮更何疑。
百年人物有谁在,千古声名无尽时。

【注释】:

次韵王待制游东坡留题十一绝(《苏轼文集》卷五十):这是一首和王介甫在东坡的诗,故称“次韵”。王介甫名介甫,字安石,是北宋有名的文学家。东坡,即东坡居士,苏轼自称。元亮,就是陶渊明,是东晋有名的诗人,这里用来借指苏轼自己。

【赏析】:

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谪到黄州、惠州、儋州三地,他虽然被贬,但并没有消极悲观,而是积极乐观,把政治失意视为人生另一种体验的机会。他在黄州的东坡上写下了《前赤壁赋》、《后赤壁赋》,抒发自己对人生的感慨。这首诗就是在这种心态下写成的。

首联“前代乐天今复见,后身元亮更何疑”,说今天又见到了乐天的诗,元亮的诗又有何可疑之处?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虽然被朝廷贬谪到地方,但我并没有失去信心和希望,我坚信自己的才华不会被埋没。

颔联“百年人物有谁在,千古声名无尽时”,意思是说:在这个世上能够流芳百世的人物还有谁呢?而我苏轼的名声将永远流传下去。这两句话表达了苏轼对自己一生的自信和对后世影响的自信。

尾联“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意思是说:人生得意的时候应该尽情欢乐,不要让金杯酒对着皎洁的月光而白白流逝。这两句表达了苏轼对人生的态度,那就是要把握当下,享受人生。

整首诗充满了苏轼的自信和豪情,同时也充满了他的豁达和洒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