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如候虫,可赏不可恋。
胡为谢康乐,游览乃欲遍。
纵登最高顶,过眼犹掣电。
何如菊花天,周绕篱落畔。
对面黄云峰,未妨篱下见。
相携凌紫霞,更约东风便。
这首诗是苏轼在一次云游期间,约请好友黄庭坚一同登高赏菊,却未能如愿。他在游览名胜古迹时,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咏菊诗。
青山如候虫,可赏不可恋。
胡为谢康乐,游览乃欲遍。
“青山”指的是山,这里的“候虫”是比喻,形容山的形态。诗人以“可赏不可恋”来表达对青山的欣赏与喜爱,但同时表示不会留恋于山水之间,因为还有更值得他去探索的美景。接着诗人提到了谢康乐,这是一位著名的文人,他的游览范围广泛,从这两句诗可以看出诗人希望自己也能有广泛的游览经历。
纵登最高顶,过眼犹掣电。
何如菊花天,周绕篱落畔。
“纵登最高顶”意味着诗人渴望登高望远,但同时也意识到眼前的景色很快就会消失,就像闪电一样短暂。而与“菊花天”相比,后者则是一种宁静美好的境界,四周环绕着美丽的菊花,给人一种舒适和安宁的感觉,更能满足诗人对于美好环境的向往。
对面黄云峰,未妨篱下见。
相携凌紫霞,更约东风便。
“对面黄云峰”描绘了一个壮观的景象,诗人站在山峰之对面,即使不能直接看到山顶,但也不会感到遗憾。因为诗人知道,即使不能登顶观赏,也能在篱笆下看到美丽的风景,享受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乐趣。最后两句则是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好友一起共赏美景,共度美好时光的愿望。
这首诗通过对青山、菊花等景物的描绘以及对自己和好友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短暂和珍惜当下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