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园五亩依篁竹,中有茆茨数椽屋。
小桥度水既窈窕,侧径穿花仍曲六。
惯看翠碧羽差池,时听黄鹂声断续。
诗成持鼓过雷门,谁信抛砖能引玉。
长篇丽句为藩饰,小草么花蒙著录。
悬知家世以诗鸣,压倒平泉与昌谷。
【注释】
屋:这里指茅屋。小园:即“小园五亩”。篁竹:竹林。茆茨:简陋的房舍。窈窕:幽深曲折。侧径:旁边的小道。差池:错杂。雷门:地名,在今江苏溧阳西南,是东晋谢安的别墅。藩饰:修饰。么:花名。平泉:山名,在今河北丰润东南。昌谷:山名,在今陕西商南西北。
【赏析】
此诗为谢灵运酬和王僧达的《与顾沙门书》之作。《书》曰:“余少好音声诗赋,晚节所好,遂至说理,而长于写景。”谢诗中“长于写景”者甚多,故诗中亦多描写自然景物之句。诗起言“小园五亩”,点明题意。次言“依篁竹”,“中有茆茨”,描绘出一幅幽雅宁静的田园景象。第三四两句,写小桥、小路、小花木,以“窈窕”“曲六”形容其幽深曲折;以“差池”“断续”形容其繁茂茂盛。这些景物都是作者所喜爱,因而能从心中涌出诗句,如泉水般流泻出来。五六两句,由写景转入抒情,言自己对翠碧羽差池的景色的喜爱以及听到黄鹂声时的情态。
七八两句,言自己虽不能像别人那样吟咏出美妙动听的诗篇,但自己的诗却能得到别人的称赏。“持鼓过雷门”用典,语出《世说新语·汰侈》,谢安有妓,善于吹笛,谢去后,人闻其善吹笛,辄诣雷门求一过看,门卫不许,谓必恐其声过于己耳。“谁信抛砖引玉”,化用《论语·子张》孔子语,言自己虽不善作诗,但别人所作之诗,往往能引出好的诗歌来。
九十两句,言自己虽没有大的文才,但也能写出美丽的诗篇,只是由于出身低微,没有机会被世人所知罢了。“长篇丽句为藩饰”,言虽然自己写的诗不够完美,但是有华丽的词句加以修饰。“小草么花蒙著录”,意谓即使像小草、花朵这样不起眼的东西,也能得到人们的重视,并被记录下来。末两句,言自己虽出身卑微,但由于有诗才,所以能够压倒那些出身高贵的人。这两句话表明诗人自视甚高,认为自己应该得到人们的赏识。
全诗通过描写自己的生活环境和情趣爱好,以及自己在文学创作方面的才能和志向,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自己文学创作的自豪感。语言清新流畅,意境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