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一入昭陵后,笔法于今未易回。
谁识定斋三昧笔,又传璧坼到江梅。

注释:兰亭一入昭陵后,笔法于今未易回。

谁能真正理解定斋三昧笔法,又把璧坼(bì zhé)的意境传到江南梅花。

赏析:此首诗为赠友人王定斋的诗。“兰亭一入昭陵后”,兰亭,指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在今绍兴市西南。昭陵,即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王羲之所书《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故以“兰亭”指代书法艺术。“谁识定斋三昧笔”?定斋是王定斋的号。“三昧”,梵语“摩诃三昧”的省称,意译为“正定”,即达到最高境界的意思。王定斋擅长书法,有“定斋三昧笔”之称。诗人赞美王定斋的书法艺术,并希望其能传之久远。

第二句:“谁识定斋三昧笔,又传璧坼到江梅。”“谁识定斋三昧笔”的意思是:谁能真正理解定斋三昧笔法?“又传”意思是再,“璧坼”是指王羲之书写《兰亭序》时,因用力过猛,竟将一块玉版上的墨汁都震得迸裂开,后人因此称王羲之的书法为“壁坼”。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王定斋书法艺术的赞赏之情,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期待。

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赞美王定斋的书法艺术,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期待。同时,这首诗也为我们提供了一次深入了解王羲之及其书法艺术的机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