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园森古木,其下客幽栖。
尽日绿阴合,有时黄鸟啼。
一声添昼寂,百啭使人迷。
赖汝生佳听,身今气惨悽。
【注释】
独园:指诗人自己。森古木:形容树木茂盛,郁郁苍苍。客幽栖:客人隐居在这里。绿阴:指浓密的树叶形成的树荫,也泛指树木葱茏。时:有时。添:增添,使……更加。赖:依靠。佳听:好声音。生:产生。佳:美好。身今气惨凄:意思是身体现在病得很厉害,气息奄奄。
【赏析】
《病中闻莺啼》,作于元代末年。此诗写春日里听到鸟儿在树上啼叫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和对春天的渴望。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清幽,富有情韵。
“独园森古木,其下客幽栖。”开篇即点题,以“独园”二字点出这是诗人独自居所,而其下有“古木”,又有“幽栖”。这两句是说,在这古木丛生的园地中,我独自一人居住下来,住的地方幽静僻远,四周只有古木参天,没有嘈杂的声音,只有鸟声。“独”、“古”、“幽”、“客”,四个词组连缀起来,形成了一幅静谧、清幽的画面,使人感觉到了一种宁静、安详的气氛。
“尽日绿阴合,有时黄鸟啼。”这四句是对上句“独园森古木,其下客幽栖”的具体描写:整天阳光洒满了树林,林荫覆盖着整个庭院(绿阴),时而听见黄莺在树枝间婉转啼鸣(黄鸟啼)。这里的黄莺就是莺,莺啼又叫莺啭,“莺歌燕舞”中的“莺歌”就是指莺啼。“合”,这里指的是阳光洒满大地,把万物都照得一片明亮。“百啭”,指黄莺啼鸣不已。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在园中所见之景,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第三句“一声添昼寂,百啭令人迷。”是说黄莺的叫声为整日的寂静增添了一份生机,令人耳目一新;同时黄莺啼鸣的声音又让人感到神迷心醉。“添”、“迷”,两个动词的使用,使得整句诗显得生动活泼,形象传神,既描绘出了莺啼声的美好,又表现出诗人对莺啼声的迷恋之情。
“赖汝生佳听,身今气惨悽。”最后一句是说多亏你(黄莺)给我带来了美妙的听觉享受(生佳听),可我现在却病得很严重,气息奄奄(气惨凄)。“赖汝”,“赖”,依赖的意思;“汝”,指黄莺。这两句是诗人表达自己的感受:如果没有黄莺的歌声,他的身体一定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译文】
独自居住在园中,周围都是茂密的古树。
终日绿荫遮天,偶尔听见黄鹂鸣叫。
一声清脆啼鸣,让白天更加寂静;
百啭悠扬不绝,令人听得神魂颠倒。
多亏你为我带来美妙的听觉,让我今天生病体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作于元末。当时战乱频繁,国势危急,民不聊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心情忧郁,疾病缠身,所以写下了这首反映现实生活、表现诗人心境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