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病元非病,求闲方得闲。
残僧六七辈,败屋两三间。
野外无供给,城中断往还。
同参木上座,与汝住茶山。
【注释】
“寓广教僧寺”:《五灯会元》卷一:“南堂怀琏禅师,俗姓朱氏。……师初住大梅山,后寓广教僧寺。”广教僧寺:即广教寺,位于杭州灵隐寺附近。
“似病元非病”:形容自己的病不是真正的病。
“求闲方得闲”:意思是要想得到清静,就必须去寻求。
“残僧六七辈”:指寺院中只有几个和尚。
“败屋两三间”:指寺庙的破房几间。
“野外无供给”:在野外没有供给。
“城中断往还”:指城中断绝往来,无人来往。
“同参木上座”:同参是佛门用语,意为和某位高僧一同参禅。
“与汝住茶山”:与你一起住在山林之中,以修禅定。
【赏析】
《题广教藏院》(寄灵隐寺)是北宋诗人苏轼的作品。此诗写自己寓居广教寺时的心境。首联说自己虽然生病,但并没有病,因为想得到安静反而得到了;次联说寺院里的和尚不多,房屋破旧;三联描写自己独自在山林中修行的情景;末联则表明自己愿意与同参一起住到深山之中,远离尘嚣。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幽远清新。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隐居生活中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追求宁静、超脱世俗的愿望。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屡遭挫折,但他始终保持一颗豁达乐观的心,善于在逆境中寻找乐趣,享受生活。这首诗也展现了他在面对困难时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以及淡泊名利、追求宁静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