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草堂清,道价直寰宇。
中分死心坐,亲饮晦堂乳。
与人作阴凉,雨后散烦暑。
千林摇落后,郁郁松柏古。
厖头覆霜雪,碧眼照针缕。
贯穿禅家流,领略我辈语。
居山专论道,馀事百不睹。
人言师疏慢,我但见媚妩。
去年潇湘来,丛席历几所。
踞堂号知识,说法若云雨。
阴求乃翁事,未见一人举。
请师长住世,此道要盟主。
杖拂有馀闲,时时入州府。
这首诗是赠给疏山清老的,表达了对疏山清老的敬仰之情。
我们来看第一句“江西草堂清,道价直寰宇。”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江西的草堂中,他的道行之高,可以与整个宇宙相媲美。这里的“道价”指的是他的道行和道德价值,而“寰宇”则是指整个世界。这一句赞美了疏山清老的道德品质和道行之高。
第二句“中分死心坐,亲饮晦堂乳。” 这句话的意思是:他在中庭分出一半地方来坐下,亲自品尝晦堂的乳酪。这里的“晦堂”可能指的是某种特定的场所或者人物。这一句表达了疏山清老对于生活的态度和享受,他喜欢独处,享受孤独,同时也喜欢品尝美食。
第三句“与人作阴凉,雨后散烦暑。” 这句话的意思是:他为人们提供了避暑的地方,让人们在雨后感到凉爽。这里的“阴凉”可能指的是某种特定的环境或者事物,而“烦暑”则是指炎热的天气。这一句赞美了疏山清老的善良和关心他人。
第四句“千林摇落后,郁郁松柏古。” 这句话的意思是:经过长时间的风雨洗礼,千树林摇摇欲坠,但松柏依旧保持着它们的古老和坚韧。这里的“松柏”可能指的是某种特定的植物或者象征物,而“古”则是指古老或者传统。这一句表达了疏山清老的坚韧和毅力,即使面对困难和挑战,也能保持自己的品质和信念。
第五句“厖头覆霜雪,碧眼照针缕。” 这句话的意思是:他的头上覆盖着霜雪,眼睛明亮如碧玉。这里的“厖头”可能指的是某种特定的形象或者特征,而“霜雪”则是指寒冷和艰苦的环境。这一句赞美了疏山清老的坚毅和勇敢,他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中坚持自己的信仰和原则。
第六句“贯穿禅家流,领略我辈语。” 这句话的意思是:他的思想贯穿了禅宗的流派,并能够深刻理解我们的观点。这里的“禅家流”可能指的是禅宗流派或者思想,而“我辈语”则是指我们的观点和主张。这一句表达了疏山清老的智慧和洞察力,他能够理解和接受不同的观点和主张。
第七句“居山专论道,馀事百不睹。” 这句话的意思是:他总是隐居山林,专心研究和讨论佛法,其他的任何事情都看不到。这里的“馀事”可能指的是其他的事情或者事务,而“百不睹”则是指几乎看不到其他的事物或者人。这一句赞美了疏山清老的专注和执着,他对于佛教的研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第八句“人言师疏慢,我但见媚妩。” 这一句话的意思是:有些人说他对人过于冷淡疏离,但我看到的却是他的和蔼可亲。这里的“师疏慢”可能指的是老师或者学者的态度过于冷淡和疏离,而“媚妩”则是指和蔼可亲。这一句表达了疏山清老的谦逊和大度,他对待他人总是以和蔼可亲的态度,不计较别人的评价和看法。
第九句“去年潇湘来,丛席历几所。” 这句话的意思是:去年的时候,我从湖南来到这里,看到了很多不同的人和事物。这里的“潇湘”可能指的是湖南这个地方或者湖南的人,而“丛席”则是指各种各样的聚会或者集会。这一句表达了疏山清老的开放和包容,他愿意接纳各种不同的文化和观念。
第十句“踞堂号知识,说法若云雨。” 这一句话的意思是:他在讲堂里占据位置,像云雨一样地传授知识。这里的“踞堂”可能指的是占据讲台或者座位的意思,而“说法”则是指传授知识或者讲述道理。这一句赞美了疏山清老的智慧和教导方式,他用生动的方式向人们传授知识,让人们受益匪浅。
第十一句“阴求乃翁事,未见一人举。” 这一句话的意思是:他暗中寻求自己祖辈的事情,但从未见过有人这样做。这里的“乃翁”可能指的是祖辈或者长辈,而“未见一人举”则是指没有人去做这样的事情。这一句表达了疏山清老的独立和自主,他敢于追求自己的信仰和理想,不受世俗观念的束缚。
第十二句“请师长住世,此道要盟主。” 这一句话的意思是:请你住世,成为这个领域的领袖或首领。这里的“师长”可能指的是某个领域的领袖或者导师,而“住世”则是指居住在某个世界或者空间。这一句表达了疏山清老的期望和祝愿,他希望有人能够继承和发扬他的思想和理念,成为这个领域的领袖。
第十三句“杖拂有馀闲,时时入州府。” 这一句话的意思是:拄着拐杖,有足够的闲暇时间,常常到州府去。这里的“杖拂”可能指的是拄着手杖行走的样子,而“州府”则是指州郡或官府。这一句表达了疏山清老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他虽然已经年迈,但仍有着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索和研究这个世界,并且乐于参与各种社会活动。
整首诗通过描绘疏山清老的形象和行为,展现了他的品德、智慧和影响力。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疏山清老的敬仰之情和对他未来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