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风夏逾清,竹日午更净。
萧然松竹间,得此林壑性。
异哉今日暑,无复有晨暝。
疲薾安所逃,茅斋入僧定。
【注释】
- 夏逾清:夏天的风更加清凉。
- 竹日午更净:中午时分,竹林中阳光更加明净。
- 萧然松竹间:在松树和竹子之间。
- 得此林壑性:得到这种山林幽深的性情。
- 异哉今日暑:今天怎么这么热?
- 无复有晨暝:再也没有早晨和黄昏了。
- 疲薾安所逃,茅斋入僧定:疲惫不堪的时候,哪里能逃避得了;进入僧人的静室,可以入定。
【赏析】
这首诗写于作者任太学博士、知奉化县时,盛夏之际,作者因事至奉化东轩(即东窗)避暑,作五首诗。前四句以松竹喻人,后两句是说,现在暑气这么重,连早朝暮鼓也听不见,只得躲在茅屋中,入定打坐,以求清静,这是对炎热夏季无可奈何的一种表现。
第一首:诗人来到东轩避暑,只见阵阵松风拂面,阵阵清风送来山间的松涛声。太阳当空照着,照射在竹林上,使竹林显得更明亮。这时,诗人置身于青翠欲滴的松竹之中,感到自己仿佛进入了这山林幽深的境界之中。
第二首:诗人感叹,今天天气这么热,再也听不到鸡鸣狗吠的声音了,连早晨的鼓乐声也消失了。于是只有躲在茅草屋中,进入僧人的静室,进行打坐入定,求得片刻的清静。
第三首:诗人感叹,今天天气这么热,再也听不到早晨的钟声和黄昏的鼓声了,连这些声音也消失不见了。只能躲在茅屋中,进入僧人的静室,进行打坐入定,以求得片刻的清静。
第四首:诗人感叹,今天天气这么热,再也听不到早晨的鼓声和黄昏的钟声了,甚至连这些声音都消失了。只能躲在茅屋中,进入僧人的静室,进行打坐入定,以求得片刻的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