涧蒲上九节,不受尘土姿。
清泉自澡洁,白石相因依。
种蕉水中央,佳处略似之。
谁能后雕赏,惟有岁寒知。
【注释】
涧蒲:水边的蒲草。上九节:指蒲草的茎干。不受尘土姿:不沾污泥,不染尘埃。清泉:泉水。自澡洁:自然保持清洁。白石:白色的石头。相因依:相互依托、依存。种蕉:种植芭蕉。水中央:在水池中间。佳处略似之:美好的环境像它一样。雕:雕刻。赏:欣赏。后雕赏:后来的观赏者。岁寒知:经得起严寒考验。
【赏析】
《盛夏东轩偶成五首》是宋代文豪苏轼创作的一组诗,作于公元1082年(元丰五年)夏天。此诗为组诗中的第三首。
首句“涧蒲上九节”,写菖蒲的生长环境。菖蒲,多年生水生宿根草本植物,叶剑形,花黄绿色,果序长圆形,有多数细长的种子,生长于浅水池塘、溪沟等处,喜湿润、半阴环境。夏季最茂盛,叶柄基部膨大,称“节”,因此称为菖蒲,也称剑兰。菖蒲耐寒,性喜潮湿。
次句“不受尘土姿”,“不受”即不沾染之意,意谓菖蒲虽生长在泥泞之地,却能保持其高雅的姿态和洁白的色泽,不与污浊的环境沾半点边。
三、四两句“清泉自澡洁,白石相因依”写菖蒲的形态特征,也反映了作者对菖蒲高洁品格的赞美。“澡洁”指洗澡一般干净,比喻洁净;“相因依”指相互依靠。这里用拟人手法,把菖蒲比喻成一位端庄贤淑的女子,清雅脱俗。
五、六两句“种蕉水中央,佳处略似之。谁能后雕赏,惟有岁寒知。”写菖蒲所处的生长环境以及它的品质。“种蕉”,以香蕉喻水塘中菖蒲的优美姿态。“佳处”,好的环境或好的地方。“雕”,雕刻,这里是比喻人的欣赏品味。
结语“谁能后雕赏,惟有岁寒知”是说只有那些经受住了寒冷考验的人,才能理解菖蒲的高洁品性,这是对前两句“不受尘垢”“澡洁自持”的高度概括和升华,表明了作者自己对生活、对社会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