畴昔所欣慕,天台冠坤灵。
兴公妙摹写,粲若披图经。
自怜婴世网,仰愧鸿冥冥。
夙契谅非浅,半生吏金庭。
成此一段奇,得按东吴刑。
又分临海竹,想像山围屏。
稍稍向铃阁,行行叩禅扃。
一丘与一壑,所见皆所聆。
石梁卧剑戟,布水驱雷霆。
五百大开士,神光秘林坰。
于我定不薄,是事初无形。
寒岩二隐者,在眼谁能青。
庶几闾丘守,胸次明渭泾。
向来石涧耳,斗讼终朝听。
净洗尘俗状,数上参云亭。

【译文】

当初我曾仰慕天台,现在终于来到此地。

天台山的美景,让我心醉神迷,如同翻阅经书。

我自感身在尘世网中,仰望天台,心中充满惭愧。

早先我们情投意合,一起共事朝廷。

如今我为朝廷效力多年,却只担任一个小小的官职。

我为朝廷做了这么多事情,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

朝廷还分我一部分权力,让我能够治理一方。

朝廷又给我分配了临海竹这个职位,我想在那里施展自己的才能。

我又被派遣到铃阁巡视,每天都要去拜见皇上。

我在这里看到的一切,都是我所见到的。

石梁上卧着锋利的长剑,水流冲刷过长剑上的剑气。

五百大开士,他们的神光照耀着山林,让人心生敬仰。

他们对我这个平民百姓从不轻视,认为我与他们一样有神性。

寒岩二隐者,他们在岩石之间隐居生活,谁又能知道他们的踪迹呢?

我希望能够像闾丘般守护国家,让自己的内心明亮如渭水泾水。

我以前在石涧任职,每天争斗不休,直到朝堂之上。

现在我已将一切洗净,只追求精神上的修行,经常去参谒云亭道观。

【注释】

畴昔:过去,从前。

天台:山名,今浙江天台县北,相传晋郭璞游此得仙。

冠:覆盖,笼罩。

兴公:即谢灵运(385~433),南朝诗人、文学家。

粲若披图:犹言宛如翻开经书一般。

婴:缠缚。

鸿冥冥:高远的天空,这里比喻官场的黑暗。

夙契:早先的约定或默契。

吏金庭:指官位。

成此一段奇:完成这一段奇特的事业。

按:处理。东吴:三国时孙权称吴国,故又称东吴。刑:法律。

又分临海竹:又分派我前往临海任竹监之职。

想像:想象。

向:对着。铃阁:指钟楼、门楼一类建筑。

一丘:山丘。一壑:山谷。

所见皆所聆:所见的山水风景都映入耳中。

石梁卧剑戟:石梁桥上有锋利的长剑装饰。

布水驱雷霆:瀑布冲刷着长剑上的雷声。

五百大开士:佛家谓释迦牟尼以前五百年的佛祖们。神光:神通之力。

秘林坰:深密的山林原野。

初不薄:起初并不看重我。

阊丘守:指鲁恭侯闾丘子祀,传说他曾做过鲁国国君。胸次:内心。溪泾:渭水。

石涧:石涧水,流经陕西华阴县西。斗讼:争吵打官司。

数:多次。

云亭:云亭山,在今山东济南西南。

【赏析】

这首诗是陶渊明罢官后返回故乡所作的五首《归田园居》之一。诗中的“初至天台”是第一首,写于公元401年(东晋义熙七年)。当时陶渊明已经辞官归田,回到彭泽老家,过着隐居生活。这年冬天,陶渊明应刘裕之请,出仕为建威将军、始安郡太守。第二年春天,他因不堪忍受官场黑暗腐败的生活,再次弃职而归,隐居在南山下。这首诗就是他隐居之初所作。

首联:“畴昔所欣慕,天台冠坤灵。”意思是说过去我曾经非常向往天台山,那里有着神奇的灵气。天台山坐落在浙江省天台县境内,是东南地区著名的道教胜地。晋代著名道士葛洪曾在此结庐修炼,后来成为道教史上的真人;谢灵运也曾在此游览吟咏,并写下《石壁精舍还湖中作》、《从会稽至桐庐省视旧墓》等佳作。所以,作者对天台山充满了向往之情。

颔联:“兴公妙摹写,粲若披图经。”意思是说谢灵运曾经精心描绘过天台山的美景,那画笔所绘出的景色,就像打开了一幅幅经卷一般。“兴公”,指谢灵运的字。据史书记载,谢灵运曾在永嘉元年冬十一月随王凝之至会稽山阴,登临天台山,作《初往天台山》五首。《隋书·经籍志》载有他的《画山水序》一篇,其中谈到自己游历山川时的感受和所见景物,其中就有对天台山美景的描述。“披图经”即指读经书,此处形容画面之逼真生动。

颈联:“自怜婴世网,仰愧鸿冥冥。”意思是说由于我身处世俗之中,感到十分可怜;仰头望着天空,心中不免有些愧疚。这里的“世网”一词,是指世间的种种纷争和束缚。诗人说自己身处纷扰的官场之中,心中感到十分无奈和悲伤。同时,诗人也感到有些愧疚,因为他觉得自己没有能够摆脱这些纷争和束缚。

尾联:“夙契谅非浅,半生吏金庭。”意思是说我们之间的友情早就有了深厚的基础,我已经在官场上度过了大半生。“金庭”,指金銮殿,这里借指官场。“夙契”指的是以前的约定或是默契。诗人表示自己和刘裕之间的关系非常牢固,他已经在官场上工作了很长时间,而且一直在努力地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不满,以及对自己能够继续为社会作出贡献的自豪和满足。同时,诗歌也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风光的喜爱和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