圭荜逸民宅,羊鹑处士衣。
人才于古有,天命与时违。
初不厌肥遁,终何辞大归。
初终两题目,君自一其机。

这首诗是黄庭坚为何熙绩所居之地题写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分为四个层次,从不同角度表达了诗人对何熙绩的赞美和对其人生选择的理解和评价。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圭荜逸民宅,羊鹑处士衣。”
  • 注释:圭(guǐ)是古代的一种礼器,象征着尊贵;荜(bì)是草编的门帘,常用来比喻简陋的住所或隐士的生活。逸民指的是不问世事、隐居山林的贤人。羊和鸡都是家禽,这里用来形容简朴的生活方式。
  • 译文:何熙绩的住所虽简陋如圭荜,但如同逸民一样自在。他穿着羊皮和鸡羽编织的衣服,生活简朴。
  1. “人才于古有,天命与时违。”
  • 注释:人才指的是具有才能的人;于古有指自古以来就有的人才。天命与时违意味着命运受到时代的限制。
  • 译文:自古以来就有人才存在,但命运却受到了时代的制约。
  1. “初不厌肥遁,终何辞大归。”
  • 注释:肥遁是指隐居避世,肥在这里用作谦称。大归表示归隐或回归。
  • 译文:起初并不讨厌隐居避世的生活,最终又何必去追求大归?
  1. “初终两题目,君自一其机。”
  • 注释:初终两题目指的是诗歌中的前后两个题目,即开始和结束都涉及同一主题。君自一其机意味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和机遇。
  • 译文:诗中前后两个题目都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把握自己的机遇。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何熙绩住所的描述以及对其人生选择的评价,展现了诗人对何熙绩的赞赏和对其人生态度的理解。诗人认为何熙绩虽然生活简朴,但不厌肥遁,体现了他的豁达和超脱。而他对何时回归也有着自己的看法,这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何熙绩的人生选择的尊重,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选择和机遇,不必过于执着于世俗的标准,而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