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研为谋左,风霜与岁濒。
犬呿如不夜,鸡噤似无晨。
杖屦唤行客,衣冠辞主人。
愿言偏强饭,涵养窦庭椿。
注释:
- 笔研为谋左:指以笔砚作谋策。左,古代的方位,此处指左边。
- 风霜与岁濒:岁月如风雨霜雪般逼近。
- 犬呿如不夜:狗嘴张得像不睡觉一样。
- 鸡噤似无晨:公鸡不鸣,好像没有早晨。
- 杖屦唤行客:用拐杖和鞋子召唤过路的人。
- 衣冠辞主人:穿着官服,辞别主人。
- 偏强饭:勉强吃些饭。
- 涵养窦庭椿:修养身心如同庭院中的大树那样茁壮成长。
赏析:
这首诗是曹植的《送应氏二首》,其中第二首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诗中通过描绘朋友离别的情景和内心的情感,表达了深深的思念和不舍。
首句“笔研为谋左”,以笔砚为武器,寓意着用智慧来谋划未来。接着两句“风霜与岁濒”和“鸡噤似无晨”,形象地描绘了岁月的无情和生活的艰辛。诗人用“犬呿如不夜”形容狗嘴张得大大的,好像整晚都没合眼;用“鸡噤似无晨”来形容公鸡不叫,好像没有早晨一样。这些生动的比喻,既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表现了生活的艰难。
接下来的两句“杖屦唤行客,衣冠辞主人”描绘了诗人和朋友告别的场景。诗人拄着拐杖,穿着旧衣,招呼过往的朋友,而自己则穿着官服,辞别自己的主人。这里的“杖屦”指的是拐杖和鞋子,象征着诗人的贫穷和困苦;“衣冠”则代表他的官服和身份。诗人以这样的形象,表达了他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
最后两句“愿言偏强饭,涵养窦庭椿”,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愿望。他希望自己能够勉强吃饱饭,就像庭院里的大树那样茁壮成长。这里的“偏强饭”意味着勉强度日,而“涵养窦庭椿”则寓意着修养身心,如同庭院里的大树那样茁壮成长。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他对自己未来的期待和信心。
这首诗通过描绘朋友离别的场景和表达内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许。同时,诗中的形象描绘和比喻手法,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