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人缕玉作常烹,南粤相逢眼却生。
张翰思归食忘味,鉴湖震泽见于羹。

【注释】莼菜:一种水生植物,叶子可食。

义宁:今浙江长兴。莼菜产于这里。

大熟:收获很丰富。

馈(kuì)赠:送礼物。

杨伯子:杨万里,字伯子,江西吉安人。南宋诗人、文学家。

吴人缕玉:用丝线将玉器编成花纹,做成器皿。

烹:煮。常烹:经常用来煮食。

南粤:广东。

相逢:相遇。眼却生:眼中流露出惊喜的神情。

张翰:晋代人,曾因见秋风起而思故乡,于是弃官归隐。

震泽:太湖的别称。

见于羹:指莼菜可以入汤食用。见《说文解字》“莼,水菜也”。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给好友杨万里的礼物,表达了他与朋友相聚的喜悦之情。全诗语言平实自然,但蕴含深情厚谊。

第一句“吴人缕玉作常烹”,意思是说,吴地的人把玉器编织成花纹,制作成各种餐具来烹饪食物。这反映了吴地的美食文化和精湛的工艺技术。

第二句“南粤相逢眼却生”,则表达了诗人在见到杨万里时,心中的喜悦和激动。这里的“南粤”指的是广东地区,而“相逢”则表明了两人的相聚之喜。

第三句“张翰思归食忘味”,则是借用了张翰的故事,表示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张翰曾在晋武帝时期担任中书令,因思念家乡而辞官归乡,后来成为了著名的隐士。这里的“食忘味”形象地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第四句“鉴湖震泽见于羹”,则是描绘了莼菜入汤的情景,即用莼菜作为食材,加入汤中进行烹饪。这里的“震泽”是指太湖的别称,而“见于羹”则表明了莼菜在美食中的运用。

最后一句“吴越相望心莫逆”,则是表达了诗人与杨万里之间的深厚友谊和相互理解。这里的“吴越相望”意味着两人虽然身处不同的地域,但心意相通,感情融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