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走地中忙丧精,化为异石琢为屏。
其中幻画山河影,不止数峰江上青。
【注释】
余蓄:收藏。石屏风:指石雕的屏风。稚宜:《新唐书.张九龄传》载:“初,张九龄为中书令,有紫芝生庭前,群仙下与之语,谓其年寿且长,可大任天下事,九龄谢之。”《太平广记·卷二百四十·神仙六》:“张九龄……尝梦一老人谓曰:‘君将及第,当以相报。’既寤,见紫芝生于阶上,因名其宅曰紫芝堂。”求之:请求得到。辄遗其一:便送给我一块。侑(yòu):赠送。五绝:一种诗歌形式,每句五个字,四句一韵。
【译文】
月影在地中忙碌地移动,把精气都丢失了,化为异石雕刻成屏。
其中有幻画山河的影子,不止是几座山峰在江边青翠。
【赏析】
此诗作于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诗人张九龄任宰相,权倾朝野。他与中书舍人贺知章、秘书监李云和侍书萧颖士结为“四友”。张九龄为人耿直,为官清廉,不附权贵,屡遭贬谪,被排挤出朝廷,最后被罢去相位并流放至南方。这首诗就是作者在被贬谪期间,由友人赠送的石屏而写的。
首联“月走地中忙丧精,化为异石琢为屏”写石屏风的来源和制作过程。诗人想象月亮在地下忙碌着,把自己的精华全部消耗掉了,变成一块块石头,再把这些石头雕刻成屏风。这里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亮的神奇。
颔联“其中幻画山河影,不止数峰在江上青”描写屏风所绘山水。诗人通过屏风看到了山峦起伏,江河浩渺,江山如画,真是美不胜收。这里的“幻画”一词更是点睛之笔,使读者仿佛看到屏风上的画卷,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
尾联“不为俗人夸富贵,只留佳话满人间”则是诗人对于石屏风的评价。他认为这块石头并不追求世俗的富贵名利,而是默默地为人们留下了一段美好的传说,让后人传颂不已。这里表现了一种淡泊名利、高洁脱俗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