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家有焦尾琴,朱弦长挂窗壁阴。
出大都邑初何心,直为钟期旧知音。
玉轸调罢不自禁,声谐匏土革木金。
试弹一曲万籁喑,动荡南风鼓精祲。
长养馀恩到鱼禽,齐娥赵女秋夜砧。
怨入离鸾别鹤声,转调忽落思归吟。
元亮归欤故丘林,粉黛候门玉差参。
卓氏心挑泪空淫,铁脚岂受魔女侵。
抚玩无弦喜不任,羲皇遗意弦外寻。
阿舒阿宣立森森,大孙倚膝小捉衿。
上百千寿酒再斟,烂醉欲眠不脱簪。
大槐宫里无升沉,醒浮烟浦登云岑。
高山流水吊古今,墨子从今突长黔。

【注释】

伯牙:相传为春秋时期晋国的琴师。焦尾琴:相传为伯牙所遗世之琴。钟期:即俞伯牙。旧知音:指伯牙和钟期的知音之交。匏(páo)土革木金:五声,即宫、商、角、徵、羽。调罢:弹完一曲。精祲(jìn):天地间阴阳之气。

【译文】

伯牙家有一支焦尾琴,朱红色的弦长悬挂在窗户旁边。

从大都城里出来时我没有什么心思,只是想到那久已失散了的知音钟子期。

玉轸调罢不自觉地被吸引住了,音调和五声音阶相和谐一致。

试着弹奏一曲万籁俱寂,震动着南风使风云变幻。

养得余恩到鱼禽,齐娥赵女秋夜砧。

怨思融入离鸾别鹤的声音中,转调忽然落下归乡吟唱的声音。

元亮归去故丘林,粉黛等候门里来参拜。

卓氏心有所动泪空流,脚铁怎会受魔女的侵扰。

抚玩无弦喜不自禁,寻找羲皇遗意弦外寻。

阿舒阿宣竖立森严如森林,大孙倚膝而小童提襟。

上百千寿酒再斟,醉后欲眠却不断解下簪子。

大槐宫里无升沉,醒后漂浮烟浦登云岑。

高山流水吊古今,墨子自此突飞长黔。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晚年,表达了诗人对伯牙与钟子期知音故事的追忆之情,也抒发了诗人晚年生活闲适愉悦、心境平和的感慨。

首联“载欣”二字,点出全诗主旨,表现诗人内心的欣喜。“伯牙”是春秋时期著名的琴家,据说他弹琴技艺高超,能令听者陶醉,因此人们称他为“伯牙”。他的绝弦琴,因伯牙的演奏而得名。《列子》上说,伯牙曾乘船出游,遇到暴雨,正巧遇上大雨停歇之时,他看到海中的水鸟和山上的猿猴互相呼唤嬉戏的样子,就情不自禁地取琴弹奏。这时他发现琴声竟然不能传达自己心中的喜悦,于是把琴摔破,从此不再弹琴。后来经过许多年,伯牙听说有一位善于鼓琴的人叫成连。成连听到伯牙的名字后,认为伯牙是天下第一的琴师,于是带着自己的徒弟们前来拜见伯牙。成连向伯牙介绍自己的徒弟时说:“你的琴技很高超,但你的弟子中没有一个能够超过你的。”伯牙听了非常高兴,便叫他们弹琴。当琴音奏毕后,伯牙站起身来,向众弟子说:“你们可以都离开了。”这则故事传颂千古,被后人称为“知音”。

颔联“初何心”,表明诗人此时并无什么心事,只是想起那位久已失散的知己——钟子期。颈联“玉轸调罢不自禁”,意思是说,自从弹完一曲之后,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情不自禁地流出了泪水。这一联既表现了伯牙对钟子期深厚的友情,又写出了诗人自己的心情。末联“转调忽落思归吟”,意思是说,突然间想到了家乡,不禁吟起诗来。这里既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变化,也表现出诗人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之情。

尾联“长养馀恩到鱼禽,齐娥赵女秋夜砧”,意思是说,养育的恩情已经延续到鱼禽身上,齐娥、赵女在秋天夜晚还在为丈夫缝制衣服。这一联既写出了诗人对亡妻的怀念,又表现了诗人对妻子深深的眷恋之情。

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没有华丽的词藻和繁复的修辞手法,但却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至深。诗人用朴实的语言表达了他对钟子期这位知音的深深思念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之情。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读起来令人感同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