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之气秋气清,月之掬之水中精。四时之月秋月明,桂之掬之木中英。
沆瀣蒸开黄烂熳,分似群仙清鼻观。君家谁会术之幻,乘夜入月移此粲。
微风透帘日透窗,老叶弄缥花弄缃。翁在中央季在旁,读万卷书字字香。
颤阏四开香入髓,薰融人欲发天理。鲤伋点参贤父子,传芳后叶殊未已。
一枝五枝聊自诡,郤家窦家勿相侈,刘家正恐不免耳。

【注释】:

  1. 寄题刘永年桂堂:这是一首咏物诗,以桂树为题,赞美了秋月的皎洁和桂花的芬芳。
  2. 四时之气:指四季的气候变化。
  3. 月之掬之水中精:掬,用手捧起。水中精,即月亮在水中形成的倒影。
  4. 沆瀣:古人认为天之大气凝结而成,如露珠一般,称为“沆瀣”。
  5. 分似群仙清鼻观:比喻桂树的味道清新而宜人,犹如仙家享受。
  6. 君家谁会术之幻:指刘永年的技艺高超。
  7. 乘夜入月移此粲:指夜晚月光下,桂花香气袭人。
  8. 微风透帘日透窗:形容秋风习习,轻拂窗帘,阳光斜射进屋内。
  9. 老叶弄缥花弄缃:指树叶摇曳,花瓣飘舞的景象。
  10. 颤阏四开香入髓:形容桂花香气浓郁,深入骨髓。
  11. 薰融人欲发天理:指桂花的香味能够使人的心情愉悦,回归自然的道理。
  12. 鲤伋点参贤父子:指古代两位贤人孔子和孟子的父亲孔父嘉和孟母的故事,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13. 传芳后叶殊未已:指桂花的芬芳会一直延续下去,不会停止。
  14. 一枝五枝聊自诡:指虽然只有几枝桂花,但也能自成一派。
  15. 郤家窦家勿相侈:指的是不要过分炫耀,保持谦逊。
  16. 刘家正恐不免耳:指刘家恐怕无法避免这种风气的流传。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桂花的描绘,赞美了其清新、芬芳的特点。诗人通过四季的变化和月光的照耀,展现了桂花的美丽与独特。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对谦虚态度的期望。整体上,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