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沦一段轻清气,天收不尽归于地。
凝者为山融者溪,揽之可使凡骨蜕。
主人著亭溪山间,心与溪山相往还。
市朝有欲叩以事,鱼鸟不容入其关。

寄题刘汉英双清亭

宋代诗人曾丰自然与人文交融之美篇

  1. 诗作简介
  • 作者:曾丰,字幼度,南宋乐安人。
  • 作品:《寄题刘汉英双清亭》为曾丰创作。
  1. 诗意解析
  • 浑沦一段轻清气,天收不尽归于地。
  • 凝者为山融者溪,揽之可使凡骨蜕。
  1. 诗句赏析
  • “浑沦一段轻清气”描绘了自然景物的清新脱俗。
  • “凝者为山融者溪”表达了山水相依、相互转化的意境。
  1. 作者简介
  • 曾丰,南宋乐安人,字幼度。孝宗乾道五年进士。以文章名。累官知德庆府。晚年无意仕进,筑室称樽斋,以诗酒自娱。有《缘督集》。
  1. 诗作原文及注释
  • 原文:浑沦一段轻清气,天收不尽归于地。
  • 注释:浑沦——形容自然界的和谐统一。轻清气——形容空气清新,如轻烟般飘渺。天收不尽——形容自然界的万物都归结于大地。
  • 原文:凝者为山融者溪,揽之可使凡骨蜕。
  • 注释:凝者为山——指山石凝聚而成的山,具有坚硬和永恒的象征意义。融者溪——指溪水流淌不息,具有柔美和灵动的特征。揽之可使凡骨蜕——比喻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可以让人忘却尘世的烦恼,达到精神上的升华。
  1. 诗作赏析与批评
  • 曾丰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相互融合。这种思想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曾丰的写作技巧也值得我们学习。他善于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让读者产生共鸣。同时,他也注重诗歌的结构安排和韵律感,使得整首诗更加悦耳动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