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静之体首归坤,自乾德外坤为尊,吾宗有志未敢言。
至静之体次归艮,自坤德外艮为近,吾宗有志不容逊。
磊隗胸中自□山,外观更具山之间。表里相融艮机关,彼万泪随吾屹立。
堂中人与山为一,虽介于石不终日。无心聊与云俱出,傅岩沃雨商郊乾。
林然蠢尔涵殊恩,老后闲身霁后云,㟏岈深处归根□。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所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的赞美和对自我修养的追求。下面是诗句的解释和赏析:
- 游曾无愠园可赋者十馀处其大莫如乐山次莫如沧洲画趣先课二古风乐山(注释1)
- 这句诗的意思是在游览中没有一个地方可以与乐山相提并论,乐山之美无人能及。
- 关键词“游曾”、“乐山”、“沧洲”、“画趣”都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
- 至静之体首归坤,自乾德外坤为尊(注释2)
- “至静之体”指的是一种理想状态或最高的道德境界。
- “首归坤”表示这种理想状态最初归于坤位,坤是地的象征,代表柔顺、包容。
- “自乾德外坤为尊”意味着在乾德之上,坤德更为尊贵。
- 磊隗胸中自□山,外观更具山之间(注释3)
- 这里的“磊隗”形容心胸开阔,不拘小节,而“□山”可能是指胸中自有大山般宽广的胸怀。
- “外观更具山之间”则是指外在的形象更加接近于山的自然状态。
- 表里相融艮机关,彼万泪随吾屹立(注释4)
- “艮”是《易经》中的一个重要符号,代表着静止不动的状态,也与山相关联。
- “表里相融”表示内外统一,和谐融合。
- “彼万泪随吾屹立”意味着即使面对无数的困难和挑战,也能坚定不移地站立起来。
- 堂中人与山为一,虽介于石不终日(注释5)
- “堂中人”可能指的是在山中的居所或者与山融为一体的人。
- “虽介于石不终日”表示虽然身处石壁之中,但不会因为环境而改变自己的志向和追求。
- 无心聊与云俱出,傅岩沃雨商郊乾(注释6)
- “无心聊与云俱出”意思是在无心之中,与云一起飘出山外。
- “傅岩沃雨商郊乾”可能是指傅岩之地能够承受大雨,象征着坚韧不拔的品质。
- 林然蠢尔涵殊恩,老后闲身霁后云(注释7)
- “林然蠢尔”可能是指山林间的景象,充满了生命力。
- “涵殊恩”表示蕴含着特别的恩惠和教诲。
- “老后闲身霁后云”意味着在历经岁月的沉淀之后,依然保持着闲适的姿态,如同晴空后的云朵一样。
- 㟏岈深处归根□(注释8)
- “㟏岈”是形容深邃的样子,“归根□”可能是对最终归宿的形容。
- 整句诗可能寓意着在经历了人生的起伏和变化之后,最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归宿和平静。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对自我修养的追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整体上,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