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尧则天,与天同大。
俯视九州,细于一芥。
挈以畀舜,超然自迈。
维舜则尧,与尧同高。
俯视四海,细于一毫。
挈以畀禹,熙然自陶。
尧舜之禅,允矣嘉躅。
若稽厥龄,或髦攸趣。
洪惟高宗,才五十六。
遽行尧事,有断于独。
洪惟寿皇,才六十三。
遽行舜事,不谋于佥。
未倦于勤,先养其恬。
功成身退,道与天参。
圣人视天,递退递进。
进退俱休,尧舜之运。
于赫两朝,德宏业峻。
铢较寸量,宁啻尧舜。
尧七十六,治水云初。
咨岳试鲧,不遑宁居。
高宗时则,斯庆寿馀。
久与道息,心实若虚。
舜六十三,即真云始。
咨岳相禹,不遑宁止。
寿皇时则,斯巽位已。
新与道休,心豁若洗。
凡退政几,等与大徽。
此退之蚤,彼退之迟。
迟容可及,蚤孰逾斯。
凡传国玺,等谓大美。
彼传之贤,此传之子。

这首诗是一首颂文,赞美了尧舜两朝的禅让制度。诗中以历史人物尧、舜为例,表达了作者对于禅让制度的赞美。

诗句如下:

维尧则天,与天同大。
俯视九州,细于一芥。
挈以畀舜,超然自迈。
维舜则尧,与尧同高。
俯视四海,细于一毫。
挈以畀禹,熙然自陶。
尧舜之禅,允矣嘉躅。
若稽厥龄,或髦攸趣。
洪惟高宗,才五十六。
遽行尧事,有断于独。
洪惟寿皇,才六十三。
遽行舜事,不谋于佥。
未倦于勤,先养其恬。
功成身退,道与天参。
圣人视天,递退递进。
进退俱休,尧舜之运。
于赫两朝,德宏业峻。
铢较寸量,宁啻尧舜。
尧七十六,治水云初。
咨岳试鲧,不遑宁居。
高宗时则,斯庆寿馀。
久与道息,心实若虚。
舜六十三,即真云始。
咨岳相禹,不遑宁止。
寿皇时则,斯巽位已。
新与道休,心豁若洗。
凡退政几,等与大徽。
此退之蚤,彼退之迟。
迟容可及,蚤孰逾斯。
凡传国玺,等谓大美。
彼传之贤,此传之子。

译文:

尧帝遵循上天的意志,与天地同等伟大。他俯瞰整个天下,如同一颗尘埃般细小。他把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舜,自己则超然物外。舜帝继续遵循尧帝的意志,与尧帝一样伟大。他俯瞰整个天下,如同一颗尘埃般细小。他把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禹,心情愉悦地接受了这个职位。尧帝和舜帝的禅让制度,确实是值得称赞的做法。如果我们追溯他们的寿命,他们都有很长的岁月去享受这些成果。高宗皇帝虽然只活了五十六岁,但他却能够继承尧帝的事业,这是非常难得的。长寿的皇帝寿皇,活到了六十三岁,他也能顺利地完成舜帝的工作,这是非常难得的。我们不要因为忙碌而忘记了养生的道理。当事业完成后,应该像天空一样宽广,像大地一样坚实。圣人看待天地,总是在前进后退之间交替进行。无论是前进还是后退,都能得到休息,这是尧舜两朝的运行规律。尧帝和舜帝的伟大德行,就像泰山一样巍峨壮丽。他们治理天下的方式,就像用铢和寸来计算一样精细。他们的功绩超过了尧舜两朝,这就像太阳的光芒照亮了天空一样。尧帝在七十六年时去世,他在治理洪水时开始了他的工作。他曾征求过意见来考验鲧,但他没有时间去休息。高宗在五十六岁时继承了尧帝的事业,他完成了尧帝的工作,但却没有时间去休息。寿皇在六十三岁时继承了舜帝的工作,他开始了舜帝的工作,但他也没有时间去休息。所有的政治大事都已经处理完毕,就像太阳落山后的天空一样宽广明亮。这种退位的速度比那些提前退出的人要慢一些,但他们的时间是足够的。那些提前退出的人,可能会超越这个时代。所有关于传国玉玺的事情,都应该被视为最大的荣耀。那些传国玉玺的继承人,应该是传国玉玺的真正拥有者的儿子,这就是所谓的“子承父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