翊戴唐虞旦暮中,忽将符节抚山东。
忆归慷慨无私计,抗疏频烦有古风。
世路一人知进退,士林当日计穷通。
寿觞须祝年年喜,旧德华夷望更隆。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结合上下文把握诗句大意,然后分析手法并对其效果进行赏析。
上两句“翊戴唐虞旦暮中,忽将符节抚山东”,意思是说:辅佐唐朝和虞舜,早晚都在朝堂之中;忽然把符节交给了山东。“翊戴”是辅助拥戴的意思,此处指辅政,“唐虞”代称唐王朝,“旦暮”代指朝政。“拂”通“授”。这两句写自己辅佐皇帝,辅佐唐尧、虞舜这样的贤君。“忽”字表明自己突然得到重用,心情激动,故作豪迈之词。
后两句“忆归慷慨无私计,抗疏频烦有古风”,“忆归”指怀念故乡,“慷慨”指激昂慷慨。诗人想起自己离开家乡,来到长安,心情十分激动,故作豪迈之词。“有古风”即有古人之风。“抗疏”指向皇帝上书言事。“频烦”即多次。这两句写诗人想到自己的家乡,思念故旧,便忍不住写了几封奏章给皇帝陈述意见,表达了自己为国为民的一片忠心。
第三联“世路一人知进退,士林当日计穷通”,意思是说:在社会上只有一个人能了解我进退的机宜,当年在文场中,也只有我一个人能算出他科举考试的成败。“世路”指世俗的权谋之路,也指官场仕途。“一人”指杜甫自己,“计穷通”指科举考试的成败。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在朝廷中的孤独,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感慨。
尾联“寿觞须祝年年喜,旧德华夷望更隆”,意思是说:祝愿皇上长寿,每年都能快乐。对那些德行高尚的人,希望他们的威望更高。“寿觞”即祝寿酒。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美好祝愿。
【答案】
翊戴唐虞旦暮中,忽将符节抚山东
辅佐唐尧与虞舜,朝夕在朝廷之中
忽将符节赠山东,忽然被皇帝重用
忆归慷慨无私计,忆故乡而思故旧
抗疏频烦有古风,向皇帝上书言事
世路一人知进退,在朝中只有一个人了解他的去留
士林当日计穷通,当年的科举考试只有杜甫一个人知道结果
寿觞须祝年年喜,愿皇上长寿年年快乐
旧德华夷望更隆,希望那些德行高尚的人声望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