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为舟楫旱为霖,社稷生民注意深。
岂谓便辞黄阁议,翻然求就紫芝吟。
始终好古儒林士,进退忧时国老心。
只有声名随日远,不令功被管弦音。
译文:
水和陆地,都是舟船,旱灾时降雨滋润大地,国家和人民都十分关注。
怎能想到轻易辞去黄门侍郎的职位,反而求取像紫芝一样隐居吟诗。
始终热爱古文化的儒者,面对国家的危难却能进退忧心,为国家老成谋国的仁人志士。
只有他的名声随着时间越来越远,不能让他的功劳被管弦乐所掩盖。
注释:
- 上杜相公:指唐代宰相杜工部(杜甫),杜甫曾任右谏议大夫、吏部侍郎等职,故称“上杜相公”。
- 水为舟楫旱为霖:水可以作为舟船,旱时则需以雨水来解渴。比喻国家在遇到困难时,需要各方的帮助和支持。
- 社稷生民注意深:国家安危,民众生活,是朝廷最为关心的事情。
- 岂谓便辞黄阁议,翻然求就紫芝吟:难道你以为我一见到黄阁就急着要离开吗?我反而想隐居,吟唱紫芝。紫芝是一种仙草,象征着隐退山林。
- 始终好古儒林士:无论是开始还是结束,我都是喜欢古代儒家的人。
- 进退忧时国老心:我对于国家大事非常担忧,如同一位国老。
- 只有声名随日远:然而我的名声却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越来越远。
- 不令功被管弦音:我的功绩不会被那些歌舞升平的音乐所掩盖。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赠给当时的宰相杜工部的,表达了他对政治的不满和自己对隐退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对比自己的选择和外界的期望,展现了诗人坚定的信仰和高尚的品质。
“水为舟楫旱为霖” 这句表明无论何时何地,国家和人民的需求都是最重要的,反映了诗人深深的为民情怀。其次,”岂谓便辞黄阁议,翻然求就紫芝吟” 揭示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他宁愿放弃官职,追求内心的安宁。再次,”始终好古儒林士” 表现了诗人一生致力于儒学研究,追求道德修养。最后,”只有声名随日远,不令功被管弦音” 则强调了诗人淡泊名利,注重内心世界的宁静。
杜甫通过这首诗展现了自己坚持理想、追求自由的人生态度,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