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操庞公林下时,入门岂复知客主。
夷吾鲍叔贫贱间,分财亦不辞多取。
相倾顿使形迹空,素定已各肝胆许。
世间未信亦论交,得失秋毫有乖忤。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表达了作者对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和诚信的赞赏。下面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论交
德操庞公林下时,入门岂复知客主。
夷吾鲍叔贫贱间,分财亦不辞多取。
相倾顿使形迹空,素定已各肝胆许。
世间未信亦论交,得失秋毫有乖忤。
【注释】
- 德操:道德操行
- 林下:山林之中,这里指隐居的地方
- 入门岂复知客主:进门的时候,哪里还会去考虑谁是宾客谁是主人呢?
- 夷吾:指晋国的管仲,因曾为鲍叔牙所荐而闻名。
- 鲍叔:指春秋时期齐国的大臣鲍叔牙,与管仲共同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
- 分财:财物的分享
- 相倾:互相影响,互相倾轧
- 素定:原本就确定了的
- 肝胆:比喻真诚的心
- 乖忤:违背,不和谐
【译文】
德性高尚的先生在林下隐居时,你我相见之时,哪还有客人和主人之分呢?
管仲和鲍叔牙虽然贫困但彼此之间却毫不吝啬,分享财物也不会嫌弃多取一些。
互相影响导致关系变得空虚无物,但原本就确定的关系,都把真心交付给了对方。
世人不相信也能成为朋友,但是得失之间微小的差别,就会引发不和谐。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古代两位贤者的故事,赞美了真正的友谊能够超越贫富差距和地位高低,建立在深厚的道德基础之上。诗中强调的是真挚的情感交流和朋友之间相互理解、支持的重要性。
第一句“德操庞公林下时,入门岂复知客主”,描述了德操高洁如庞统(庞德公)在林下隐居时的情景。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不再区分自己和他人的界限,因为每个人都以自己的品德为重。第二句“夷吾鲍叔贫贱间,分财亦不辞多取”,提到了历史上著名的管仲和鲍叔牙的故事,他们虽在贫贱之交时,仍然能够坦诚相见,不计较财物的多少。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淡泊名利、崇尚道德的友谊画面。
接下来的句子“相倾顿使形迹空,素定已各肝胆许”,揭示了真挚友情的力量可以让人放下一切利益关系。当人们为了共同的目标或信念团结在一起时,外在的利益关系会变得无关紧要。最后一句“世间未信亦论交,得失秋毫有乖忤”表达了即使世俗之人难以相信这种纯粹的友谊,但在真正懂得其价值的人眼里,它依然值得珍视。这里的“秋毫”比喻极其微小的事物,用来说明即使是最微小的差异也可能导致不和谐。整首诗通过对古代友情故事的描述,强调了真挚友情的价值及其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