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冰绝艺天下称,琅琊石篆新有名。初留泉涯俗谁顾?一日贵重繇先生。
古今书法不可数,犹有字本存于经。我于八体未曾学,虽得此字宁能评?
高文老笔又所爱,欲叙仿佛辞非精。笔端应驱鬼神聚,笔妙夐与阴阳争。
刻雕万象出冥昧,不见刀斧曾经营。奇形挺若耸崖巘,险势直恐生风霆。
雨来莽苍龙蛟起,秋入寥泬星斗明。先生七言载其侧,为地自与丘山平。
先生抱材置荒郡,有若此字存岩扃。当还先生坐廊庙,悉引万事归绳衡。
遂收此字入秘府,不使日灼莓苔萦。高材重宝不失一,唐舜汤禹宁非朋。

【注释】

奉和滁州九咏九首并序:应和滁州九个诗篇的序言。

琅琊泉石篆:指在琅琊山发现的泉水中石刻文字,即“琅琊台铭”,因镌刻于此而得名。

阳冰绝艺天下称:指晋代书法家王羲之。

繇先生:指汉代大书法家张芝。

八体:指隶、篆、草、章、行、真、隶、草八种书体。

高文老笔:指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

阴:指书法中用墨的颜色。

阳:指书法中的用笔颜色。

冥昧:指模糊不清。

星斗:北斗七星。

霖:连绵不断的雨。

荒郡:边远荒凉的地方。

坐廊庙:坐在朝廷之中。

归:归纳。

秘府:收藏图书文物的宝库。

唐舜汤禹:唐尧与夏禹,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明君主。《尚书》中有关于他们的言论。

【赏析】

此诗是一首应制诗,作者以赞颂琅琊台铭为题材,通过赞美张芝、王羲之、颜真卿等书法大家的书法艺术,来表达对当时皇帝重视文化,崇尚书法的感激之情。

全诗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5),写琅琊台铭的出现与价值。诗人首先赞美了琅琊台铭的价值,认为它代表了天下书法的最高水平,是王羲之的绝技,琅琊石篆新有名。接着指出了琅琊台铭的独特之处,它初留于泉水之中,被世人所忽视,后来才被一位名叫张芝的人发现并加以利用。这一发现使琅琊台铭的价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最后,诗人又进一步强调了琅琊台铭的重要性,认为古今书法不可计数,但它的存在却能为人们提供宝贵的参考。

第二部分(6—15),赞颂书法大家的艺术成就。诗人以高度赞扬的语气,分别对张芝、王羲之、颜真卿三位书法大家进行了描绘。他称赞了张芝的高超技艺,认为他的书法风格独特,能够驱散鬼神,与阴阳相争,令人叹为观止。他也赞美了王羲之的书法,认为他的书法风格高妙,笔端能够驱散鬼神,与阴阳相争。对于颜真卿的书法,诗人更是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他的书法风格既高大又挺拔,险峻的地势直可让人心生恐惧,如同风雷般震撼人心。

第三部分(16—20),表达了诗人对于书法艺术的热爱。诗人在赞颂了张芝、王羲之、颜真卿三位书法大家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书法艺术的热爱之情。他认为,高文老笔又所爱,欲叙仿佛辞非精。笔端应驱鬼神聚,笔妙夐与阴阳争。这些诗句都充分展示了他对书法艺术的痴迷和热爱。

第四部分(21—30),表达了诗人对于书法艺术的赞美。诗人再次表达了对琅琊台铭的赞美之情,认为它不仅能够体现书法艺术的魅力,还能够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他写道:“刻雕万象出冥昧,不见刀斧曾经营。奇形挺若耸崖巘,险势直恐生风霆。”这些诗句都充分展现了他对琅琊台铭的赞美之情。同时,他也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希望有一天能够将书法艺术带入朝庭之中。

这首诗通过对琅琊台铭的描述和赞颂,表达了作者对于书法艺术的热爱、对于书法大师们的高度赞扬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期待。整首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