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卧不出门,非关避尘土。
深秋影虽清,孤怀共谁语。
辱子问吾庐,辉如就宾庑。
足音固可喜,况久捉松麈。
子生何其祥,家庭坐轲愈。
顾我齿诸生,渐磨苦顽鲁。
有如仰天潢,势岂识津渚。
又若马牛然,安能望熊虎。
空摇在门心,常若风中羽。
羡子筋骨轻,归飞得其所。
从今梦无南,随子渡江橹。

【注释】

①归觐:回京城朝见皇帝。②滁州:今安徽滁县,为唐欧阳询的故乡。③舍人:官名,唐宋时指尚书省、中书门下省、枢密院等机关的长官或副长官。④辉如就宾庑(wǔ):辉映如同宾客房屋。就,接近;庑,房檐下供客人坐的外屋。⑤足音固可喜:脚声虽然可喜。固,本来。⑥何其祥:多么吉祥啊。⑦家庭坐轲愈:家中有读书的人。轲,通“科”,科举考试。⑧仰天潢:仰望天上的银河。天潢,天子的天潢贵戚之流。⑨势岂识津渚(zhù):他们的地位怎么能和水边的小洲相比呢?⑩马牛然:像马一样,也不像牛一样。比喻处境卑下。⑪空摇:虚晃,无实意地晃动。在门心:守在家门前。⑫风中羽:随风飘动的羽毛,形容无依无靠。⑬羡子:羡慕他。⑭筋骨轻:骨骼轻盈。⑮熊虎:雄壮的老虎或猛虎。⑯随子渡江橹:随着你渡江去。⑰梦无南:没有南方的梦了,表示远离家乡的忧愁。⑱随:跟从,这里指随同。⑲渡:过河。⑳橹:桨,这里借指船。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嘉祐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通过送别欧阳员外在滁州归朝的情景,抒发了作者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首联“病卧不出门,非关避尘土。深秋影虽清,孤怀共谁语。”表达了诗人因病卧床不起,但并不避讳尘世的烦恼。即使身处深秋,他的心境依旧宁静而清明。然而,这种孤寂和忧虑无人能懂。

颔联“辱子问吾庐,辉如就宾庑。”承接上句,表达了欧阳员外来访的情景。他的来访,使得诗人倍感荣幸,就像得到了一个宾客的房间一样。

颈联“足音固可喜,况久捉松麈。”进一步描述了欧阳员外的到来给诗人带来了极大的喜悦。他的脚步声虽然可以带来喜悦,更令人欣慰的是他已经习惯了使用松木制成的手杖。

尾联“子生何其祥,家庭坐轲愈。”表达了诗人对欧阳员外的祝福。他的出生是多么吉祥啊!他的家族中已经有了许多读书人,家庭的文化氛围更加浓厚。

整首诗通过送别欧阳员外的场景,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结合起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同时,诗中的自然意象也增添了诗歌的美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