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初中伏时,怫郁炎气升。
赫日已照灼,赤云助轩腾。
积水殆将沸,清风岂能兴?
草木恐焚燎,窗扉似炊蒸。
冰雪气已夺,蚊蝇势相矜。
发狂忧不免,暑饮讵复胜。

【注释】

苦热:热得难受。

忆初中伏时:想起以前夏天最热的时期。

怫郁:烦闷。气升:指暑热逼人,热气上升。

赫日:烈日。照灼:阳光强烈,如火烤一般。

赤云:指天空中红色的云气。助轩腾:助长了炎热的气势。轩,通“煊”。

积水:大水。殆将沸:大水即将沸腾。

清风:微风。岂能兴:怎么能够带来清凉呢?

草木恐焚燎:草木恐怕都会被烧焦。草木,代称草木。焚燎,焚烧。

窗扉:窗户的门。似炊蒸:像蒸笼里的热气。

冰雪气:指冰霜之气。已夺:已经夺走了。

蚊蝇势相矜:蚊子、苍蝇在互相夸耀自己飞得快。

发狂:因酷热而失去理智。忧不免:忧虑是难免的。

暑饮:喝解暑的饮料。讵复胜:怎么能够比得上。

【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盛夏酷热的诗,通过描写炎热天气下的景象和人们的生活,来表现人们对酷热的感受和对凉爽的向往。全诗采用白描手法,语言朴实无华却形象鲜明,生动地描绘出一幅幅夏日炎炎的画面,令人身临其境。

首句“忆初中伏时”,诗人首先回忆了过去夏季最热的时光,用“初中伏”来概括这一时期的炎热程度,表达了他对于过去炎热日子的回忆和怀念之情。

颔联“赫日已照灼,赤云助轩腾”,描绘了烈日当空、红云满天的景象,烘托了炎热的气氛,让人感受到太阳炙烤大地的感觉。同时,“赫”、“照灼”等词语也增强了诗句的感染力。

颈联“积水殆将沸,清风岂能兴?”进一步描绘了夏日的炎热状况。大水即将沸腾,连微风也无法带来一丝清凉,表达了人们在炎热天气下的无奈和痛苦。

尾联“草木恐焚燎,窗扉似炊蒸”,更是将炎热的程度推向高潮。草木被烧焦,窗户的门仿佛被蒸气笼罩,更加突出了夏季的高温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困扰和压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成功地传达了作者对夏日炎热的感慨和对清凉的渴望。同时,诗中还运用了一些象征手法,如将赤云比作轩腾,将清风比作兴,将草木比作焚燎,将窗扉比作炊蒸等,增加了诗歌的层次感和丰富性。此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节奏感,读来朗朗上口,令人印象深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