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山有行客,欲上北城舟。
学问本闳博,言谈非谬悠。
尝陈帝王略,得试紫云楼。
一时惊豪捷,况复富春秋。
朋游所欣附,争欲致绸缪。
承明动乡思,岁久道苦修。
忽怀淄川组,夙昔愿始酬。
出饯集俦侣,清欢期少留。
酒阑竟不至,眷眷久临流。
微我独有咎,此诗聊可求。
【注释】
①蓬山:蓬莱山,神话中仙人居住的地方。行客:远道而来的客人。北城舟:从北城来的船。
②学问:指学问广博。闳博:宏大深远。
③谬悠:虚妄不实在。
④尝陈:曾经陈述。帝王略:帝王的治国策略。紫云楼:古代宫殿名,此借指考试场所。
⑤一时:同“并”,同时。惊豪捷:惊叹英才出众。况复(fù):又何况。富春秋:富有才智和精力。
⑥朋游:朋友间的交往。所欣附:所喜欢的依附的人。争欲致绸缪:都争相与某人建立密切关系。
⑦承明:宫廷。动乡思:牵动思念家乡的情感。岁久道苦修:经过长时间的刻苦学习。
⑧忽怀淄川组:忽然想到曾得到过淄川郡的赏赐。淄川组:指淄川郡的官服或赐物。夙昔:从前,过去。愿始酬:愿望终于实现了。
⑨出饯集俦侣:出来为朋友饯别。清欢期少留:清闲愉快的聚会希望能长久些,留下美好的回忆。
⑩酒阑竞不至:酒喝得差不多了,朋友们一个也不来。眷眷临流:眷念不已地站在水边。
⑪微我独有咎:没有我只有一个人有过失,即责怪自己。聊可求:聊且自寻烦恼而已。
【赏析】
《送贡甫还上党因寄杜十三补阙郭四三子》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以抒发送别之情为主,通过描写诗人的所见、所感、所思,表现了诗人的才情、志趣和抱负,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的关怀和期望。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情景交融,含蓄蕴藉
这首诗写送别之情,却不是直抒胸臆,而是将离别之情融于景物之中,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外在形式的同时,更能够体会到诗人内心的真实情感,从而达到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如第三联“学述本宏博,言谈非谬悠”中的“宏博”一词,既写出了作者学识渊博的气魄,又表现出诗人高傲的个性。而“言谈非谬悠”一句则表明了诗人并非夸夸其谈之人。第四联“朋游所欣附,争欲致绸缪”,则是诗人在告别友人时的真情流露。第五联“承明动乡思,岁久道苦修”,更是直接点出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与感慨。最后两句“微我独有咎,此诗聊可求”,则是诗人对自己行为的一种反思。这些句子虽然看似平淡无奇,但却蕴含着丰富的感情色彩,使得整首诗显得更加深沉、真挚。
二、语言精炼,意境优美
这首诗的语言非常精炼,每个字都充满了力量,使得整首诗呈现出一种优美的意境。如第三联中的“宏博”、“谬悠”等词,就给人一种深邃的感觉;而“富春秋”这一形象,则给人以生机勃勃、奋发向上的感觉。此外,这首诗在用典上也很有讲究,如“尝陈帝王略”一句,既表现了诗人的政治才能,又显示了他的胸怀壮志。
三、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这首诗的结构十分严谨,每一句都围绕着离别的主题展开,但又各具特色。从开头到结尾,诗人的情感也层层递进,由浅入深,最终达到了高潮。这种结构安排使得整首诗既有起伏跌宕之势,又有和谐统一之美。
这首诗以其深厚的思想内涵和优美的艺术表现形式,成为了唐代诗歌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