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端造化出天巧,写出江南雪压枝。
谁道春归无觅处,横斜全似越溪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描写的是杨补之的雪梅图。

译文(逐句)

  1. 笔端造化出天巧:在笔尖上,大自然的造化展现得如此精妙和巧妙。
  2. 写出江南雪压枝:描绘了江南地区雪后的景象,树枝被积雪压弯。
  3. 谁道春归无觅处:谁说春天回来没有地方可以寻觅?
  4. 横斜全似越溪时:整个画面的倾斜姿态,就像越溪(位于浙江绍兴)春天时一样美丽。

赏析

王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界美景的赞美。他用“笔端造化”形容杨补之的画工技艺高超,能够将大自然的美景以笔墨的形式展现出来。诗中的“江南雪压枝”描绘了一幅冬天江南的景象,树枝被积雪覆盖,显得十分静谧。

接下来的诗句“谁道春归无觅处”,诗人用反问的方式,表达了春天虽然已经过去,但依然可以在画中寻找到它的痕迹。这里的“春归”指的是春天的结束,而诗中的“觅处”则是指春天的痕迹。

最后一句“横斜全似越溪时”,则是对整个画面的总结。越溪是绍兴的一个地名,这里用来比喻画中景色的美好。整首诗通过对杨补之的雪梅图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杨补之的雪梅图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艺术创作的热爱。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春天的追寻,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