霁天湛碧,正新凉风露,冰壶清澈。河汉无声□□□,涌出银蟾孤绝。巘桂香飘,井梧影转,冷浸宫袍洁。西厢往事,一帘幽梦凄切。
肠断楚峡云归,尊前无绪,只有愁如发。此夕姮娥应也恨,冷落琼楼金阙。禁漏迢迢,边鸿杳杳,密意凭谁说。阑干星汉,落梅三弄初阕。

【注释】

①霁:雨后天晴。②湛:深。③冰壶:即冰壶,比喻高洁的品格。④银蟾:月亮。⑤井梧:井边的梧桐树。⑥西厢:指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⑦姮娥(hé yuē):即月中嫦娥。⑧冷浸:浸湿,浸润。⑨楚峡云归:形容思乡之情浓厚。⑩尊前:酒前。⑪密意:隐秘的意思。⑫阑干:栏杆。⑬三弄:古乐器名,这里泛指弹奏音乐。⑭阕:乐曲的一段。

【赏析】

《念奴娇·中秋对月》是宋代文学家柳永的作品。词中描绘了一幅明月当空,清光洒地,皎洁如玉的画卷,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内心的孤寂和悲凉。全词意境优美,情感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霁天湛碧,正新凉风露,冰壶清澈。”起句写天气,以“霁天”二字点破季节,接着写秋日景色。“新凉”二字既表明天气,又暗示了人的心情。“冰壶”即玉壶,这里用来比喻人的高洁品格。“澈”字用得极为准确,它与“冰”字相呼应,写出了玉壶的透明晶莹。整句诗通过“霁天”“新凉”“冰壶”等词语的运用,展现了一幅清新、宁静、美丽的秋日画面。

“河汉无声□□□,涌出银蟾孤绝。”接下来作者开始描绘月亮。“河汉无声”既表明了时间,又暗示了人的心情。“银蟾”即月亮,这里用来比喻明亮的月亮。“涌”字用得十分巧妙,它既表现了月亮的明亮,又表现了月亮的生动活泼。“孤绝”二字则写出了月亮的孤独和高洁。整句诗通过“河汉无声”、“银蟾”等词语的运用,展现了一幅明亮、美丽、孤独的月亮画面。

“巘桂香飘,井梧影转,冷浸宫袍洁。”这里作者描绘了桂花飘香和井梧摇曳的景象,同时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慨。“巘桂香飘”既表明了季节,又暗示了人的心情。“井梧影转”则描绘了井梧摇曳的景象,同时也表现出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无奈。“冷浸宫袍洁”则是对“井梧影转”的具体描述,既表现了景象的美丽,又表现出了自己的孤独和无奈。整句诗通过“巘桂香飘”、“井梧影转”、“冷浸宫袍洁”等词语的运用,展现了一幅优美的画面和诗人内心的感受。

“西厢往事,一帘幽梦凄切。”这里作者回忆起过去的事情和自己的心境。“西厢往事”既表明了事情的地点和背景,也暗示了人的心情。“一帘幽梦凄切”则描写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幽梦”一词既表现了梦境的神秘和美丽,又表现了内心的孤独和无奈。“凄切”二字则写出了内心的悲伤和痛苦。整句诗通过“西厢往事”、“一帘幽梦”、“凄切”等词语的运用,展现了一幅美丽的梦境和诗人内心的感受。

“肠断楚峡云归,尊前无绪,只有愁如发。”这里描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肠断楚峡云归”既表明了事情的严重性,又暗示了人的心情。“尊前无绪”则描写了饮酒时的心境,同时也表现出了自己的孤独和无奈。“只有愁如发”则直接抒发了内心的痛苦和无奈。整句诗通过“肠断楚峡云归”、“尊前无绪”、“只有愁如发”等词语的运用,展现了一幅痛苦和无奈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

“此夕姮娥应也恨,冷落琼楼金阙。”这里作者再次表达自己的感情。“此夕姮娥应也恨”既表明了时间,又暗示了人的心情。“冷落琼楼金阙”则描写了月亮的孤独和寂寞。“姮娥”即嫦娥,这里用来比喻月亮。“冷”字用得十分准确,它不仅表现出月亮的寒冷,还暗示了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整句诗通过“此夕”、“姮娥”、“冷”等词语的运用,展现了一幅月亮孤独寂寞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

“禁漏迢迢,边鸿杳杳,密意凭谁说。”这里描述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禁漏迢迢”既表明了时间,又暗示了人的心情。“边鸿杳杳”则描写了边疆的鸿雁飞向远方的景象,同时也表现出了自己的孤独和无奈。“密意凭谁说”则直接抒发了内心的痛苦和无奈。整句诗通过“禁漏迢迢”、“边鸿”、“密意”等词语的运用,展现了一幅孤独和无奈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

“阑干星汉,落梅三弄初阕。”最后两句诗人描绘了夜晚的景象和自己的心境。“阑干星汉”既表明了时间,又暗示了人的心情。“落梅三弄初阕”则描绘了梅花落下时的情景,同时也表现了自己内心的感受。“三弄”一词既表示音乐的节奏感,又表现了梅花落下时的美感。整句诗通过“阑干星汉”、“落梅”、“三弄”等词语的运用,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夜晚和诗人内心的感受。

这首词在艺术手法上颇有特色。首先,作者善于使用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例如,“银蟾”既象征月亮,又代表明亮的品质;“河汉无声”既表明了时间,又暗示了人的心情;“西厢往事”既表明了事情的地点和背景,又暗示了人的心情。其次,作者善于运用叠词来增加诗词的韵律感。例如,“冷浸宫袍洁”中的叠词“浸”与“洁”,不仅增加了语言的韵律感,还突出了人物的内心感受。此外,作者还善于运用对比来突出主题。例如,将“河汉无声”与“冰壶清澈”进行对比,将“西厢往事”与“一帘幽梦”进行对比等,这些都使得作品的主题更加鲜明、有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