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村准拟十分禾,老稚扶携笑且歌。
租税况今黄纸放,阳城元自拙催科。

【注释】

书事:写诗。

十分禾:一亩田的禾苗长得很好。

老稚:指老人和小孩。扶携:搀扶、携带。笑且歌:笑着唱歌。

黄纸:黄色的公文,指税票。

阳城:县名,这里代指县官。元自拙催科:本来自己很笨拙地催收赋税。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通过描写村中农民丰收的喜悦情景,反映了封建统治者横征暴敛的现实。

“村村准拟十分禾”,首句写村村都是好庄稼,都盼着秋收。“十分”一词,突出了庄稼长得十分茂盛。这句是全诗的起兴之笔,为后文写百姓欢欣鼓舞的情景作了铺垫。

“老稚扶携笑且歌。”第二句写人们扶老携幼,边笑边唱,尽情享受丰收的喜悦。“扶携”二字用得贴切形象,把人们的喜悦心情表现得活灵活现。“笑且歌”既写出了人们对丰收的喜悦心情,也暗示了官府征收赋税的苛刻,因为老百姓连歌声都唱不出来了。

“租税况今黄纸放”,第三句紧承上联,点出了“笑且歌”的原因——官府要向百姓征收租税,而且征收的税票已经发出去了。“况今”一词,表明这种状况已经持续很长时间了。“况今”一词,既照应开头的“村村”,又使全句显得层次分明,脉络清晰。

“阳城元自拙催科”,第四句进一步揭示出百姓痛苦的根源——县官催收赋税时总是显得十分笨拙。“元自拙”三字,既表现了县官催收赋税时的无能,又表现了百姓对此已习以为常,因此不把他放在心上。这一句既与前面两句相照应,又为下面一句蓄势。

诗人以反诘语气道出主旨。“何须更索追征科”,直斥那些苛捐杂税,说老百姓已经交足赋税了,不要再去追索了。“何须”二字,既表现出诗人对现实的看法,又表现出他敢于反抗压迫的精神。

这首诗在艺术上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诗的前两句和中间两联之间没有明显的联系,但是诗人巧妙地用“笑且歌”这一关键性的细节把前两句和后两联有机地联系起来;二是全诗只有短短四十个字,但内容却十分丰富,既有对农村丰收景象的生动描绘,又有对农民悲惨遭遇的深刻揭示,还有对封建官吏敲诈勒索行为的辛辣讽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