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非外铄,己与物同之。
私欲阴霾蔽,良心日月亏。
若能无窒碍,底用苦思惟。
天理浑然处,吾生自有涯。
诗句翻译与赏析#### 1. 挟文薛君自赋五首克己读书安贫择交训子为题戒其子婿王叔俨万里索和
注释:
- “挟文”指以文化、学识来指导他人。
- “薛君”可能是指某位姓薛的文人或学者。
- “自赋五首克己读书安贫择交训子”可能是指薛君自己创作的五首诗,内容涉及克己(克制自己的私欲)、读书、安贫(保持清贫的生活态度)和选择朋友(选择合适的朋友)。
- “诫其子婿王叔俨万里索和”可能是指薛君在给王叔俨(可能是他的女婿或弟子)的书信中,告诫他要如何为人处世,尤其是如何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平和的心态。
2. 为人非外铄,己与物同之。
注释:
- “为人非外铄”意为人的行为不是单纯由外部环境决定的,而是内心世界与外界相互作用的结果。
- “己与物同之”可能是指在人的内心世界中,个人的意愿、情绪与外在环境是相互影响的。
3. 私欲阴霾蔽,良心日月亏。
注释:
- “私欲阴霾蔽”形容个人的私心杂念像阴暗的雾霾一样遮蔽了人的本心。
- “良心日月亏”比喻人的内心良知逐渐丧失,如同太阳和月亮被云层遮挡,无法显现其光芒。
4. 若能无窒碍,底用苦思惟。
注释:
- “若能无窒碍”意味着如果内心没有障碍,那么思考问题就会变得简单明了。
- “底用苦思惟”表示如果没有内心的困扰,就不需要过度思考。
5. 天理浑然处,吾生自有涯。
注释:
- “天理浑然处”意味着宇宙间的道理清晰明了,自然而然地存在。
- “吾生自有涯”表达了生命的有限性和局限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终点,生命是有限的。
总结
这首诗通过描述一个人在面对私欲和外界诱惑时,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清明,认识到自己的局限和生命的价值。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以及对个人修养和品德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