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戍兵残将亦骄,幸时轇轕与民仇。
边关撤警久阶厉,甲胄弃残尤误谋。
淮浦方期三就绪,王官忍赋四宜休。
江城永夜攲寒枕,数尽残更有几筹。

【译文】

久戍边关,兵残将骄;幸时轇轕与民仇。

撤军已久,边关厉兵已备;甲胄弃残尤误谋。

淮浦方期三就绪,王官忍赋四宜休。

江城永夜攲寒枕,数尽残更有几筹。

【注释】
和彦威:人名
纪事:记载事迹
二首:两首诗
轇轕:通“僄”,意为轻佻、不庄重
阶厉:指边境的警戒
甲胄:指战士的铠甲
三就绪:三次完婚
王官:指朝廷中的大臣
四宜休:《汉书·五行志》载:“汉元帝时,有凤皇集于廷中梧树,五采文章,名曰‘金德’,民间谓之‘王师之鸟’。” 后因以“四宜”为帝王出猎或行乐的代称。这里指皇帝的游乐
欹寒枕:倚在冰凉的枕头上
数尽残更有几筹:数完剩余的筹码还有几筹(指赌注)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倦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首句“久戍兵残将亦骄”,描绘了边关士兵长期征战,已经疲惫不堪,而将领们也因此变得骄傲自满的情况。这里的“久戍”指的是长时间驻守边疆。

第二句“幸时轇轕与民仇”,则揭示了这种状态的严重后果,即士兵们的骄傲与百姓产生了矛盾,使得民众对朝廷产生怨恨。这里的“轇轕”是指轻浮、不庄重的行为。

第三句“边关撤警久阶厉,甲胄弃残尤误谋”,进一步强调了长期驻军给国家带来的危害。这里提到的“撤警”指的是解除边防警戒。而“阶厉”则形容边境形势严峻。

第四句“淮浦方期三就绪,王官忍赋四宜休”,则是表达了对于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里的“淮浦”指长江以南的地区,“三就绪”指的是三次完婚的意思,“王官”指朝廷中的大臣。这里的“忍赋四宜休”意味着大臣们宁愿放弃娱乐也要维护国家的稳定。

最后一句“江城永夜攲寒枕,数尽残更有几筹”,则描绘了诗人自己夜晚孤独的场景。他倚在冰冷的枕头上,数着剩下的筹码(指赌注),感慨万千。这里的“江城”指的是诗人所在的城市,“攲寒枕”形容他孤寂的心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