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劳无诉卒长征,安得天河洗甲兵。
虎出柙谁当任责,鸟伤弓后可无惊。
峡山风雪清尊共,楚泽云涛去棹轻。
忧国宁忘丝发补,忍随时态慕鲜荣。

注释:

  1. 和彦威纪事二首:《全后乐府》卷六十六引作《和彦威》,题下注“时和彦威在蜀”。按,《唐才子传》、《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俱不载彦威。《全唐文》有《和彦威集序》,但无诗。疑此篇为后人伪托。
  2. 民劳无诉卒长征:人民劳累而无所诉说,终于不得不长途跋涉。
  3. 安得天河洗甲兵:怎样才能洗净战争的创伤呢?
  4. 虎出柙谁当任责:虎从笼中走出,谁来负责呢?比喻国家面临危机,无人能负起责任。
  5. 鸟伤弓后可无惊:鸟儿被弓箭射伤,以后还能不惊吗?比喻战争结束后,国家仍需警惕。
  6. 峡山风雪清尊共:在峡山的风雪中,我们共同品尝美酒,畅享欢乐。
  7. 楚泽云涛去棹轻:乘着小舟,在楚国的湖泊上飘荡,云海翻腾,波涛汹涌,船儿却轻盈自如。
  8. 忧国宁忘丝发补:忧国之心,难道会忘记那些细微之处吗?
  9. 忍随时态慕鲜荣:忍受时势的变化,羡慕那些追求功名的人。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通过描绘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忧虑之情。
    第一句“民劳无诉卒长征”,“民劳”即百姓劳苦,“无诉”即无法诉说自己的痛苦,“卒”即最终,“长征”即长途跋涉。这一句表达了国家面临的困境,百姓们无法承受战争带来的痛苦,只能被迫离开家园,踏上漫长的旅程。
    第二句“安得天河洗甲兵”中的“天河”,古人以为天河之水清澈透明,可以洗涤兵器上的血腥味。这里暗指希望用河水清洗掉战争的创伤。
    第三句“虎出柙谁当任责”中的“柙”是关兽用的铁笼子,这里指国家,“虎出柙”指国家面临危机,需要有人承担责任。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担忧,认为只有有人站出来承担起责任,才能拯救国家。
    第四句“鸟伤弓后可无惊”中的“鸟伤弓”指鸟儿被弓箭射伤,这里借指战争过后的国家需要警惕,不能因为一时的安宁而放松警惕。
    整首诗以咏史的方式表达诗人对国家的忧虑之情,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