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时触热曳长裾,重拜刘公一纸书。
驽驷何堪蒙锦绣,木瓜无复报琼琚。
还因持檄亲犀节,恐趁追锋侍玉除。
九万扶摇鹏运阔,可能倦翮借吹嘘。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不详。下面是对每一联的逐句解释:
上茶使邹监丞秘阁(第一联)
年时触热曳长裾 (第二联)
重拜刘公一纸书 (第三联)
驽驷何堪蒙锦绣 (第四联)
还因持檄亲犀节 (第五联)
恐趁追锋侍玉除 (第六联)
九万扶摇鹏运阔 (第七联)
可能倦翮借吹嘘 (第八联)
第一联:
“年时触热曳长裾”,这句描绘了一个人物在炎热的夏季里穿着宽大的长衣,可能是为了避暑或者表示身份。”曳长裾”指的是拖着长袍。
第二联:
“重拜刘公一纸书”,刘公是指刘禹锡,这里提到一封写给刘禹锡的书信,可能是请求或者感谢。”重拜”意味着重复拜访,”一纸书”指的是书信。
第三联:
“驽驷何堪蒙锦绣,木瓜无复报琼琚”,这里的“驽驷”指的是一匹不好驾驭的马,比喻自己的才能或地位不足以匹配他人的恩赐。而“蒙锦绣”和“无复报琼琚”则是说无法回报那些给予的美好。
第四联:
“还因持檄亲犀节”,这里的“持檄”是指持有文书,可能指奉命行事;“犀节”是一种仪仗,象征着官职或荣誉。”亲犀节”表示亲自拿着象征荣誉的节杖,表明有所行动。
第五联:
“恐趁追锋侍玉除”,这里的“追锋”意味着追逐前方的目标,“侍玉除”则是指侍奉于皇帝身边,担任重要职务。这两句表达出担心自己不能胜任高位,害怕被派往重要职位。
第六联:
“九万扶摇鹏运阔”,“九万扶摇”形容气势磅礴,仿佛直冲云霄。“鹏运阔”则是大展宏图的意象。这一句表达了一种豪迈的气概,想要乘风而上,展翅高飞。
第七联:
“可能倦翮借吹嘘”,这里的“倦翮”指的是疲倦的老鸟,比喻自己的才能或精力已经衰退。“吹嘘”则是指得到外界的帮助或赞誉。这句话表达了一种自我反思,意识到自己可能无法再像年轻时那样有为。
第八联:
“可能倦翮借吹嘘”,这是全诗的最后一句话,与前面的诗句形成呼应。在这里,“倦翮”再次出现,强调了自己的老迈和无力,而“借吹嘘”则是一种委婉的自我安慰,希望有人能够赏识和帮助。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谦逊、感慨时光流逝的作品。诗人通过回忆过去的经历,抒发了自己对于能力和地位的无奈感受。同时,也表达了对他人给予的恩惠表示感激之情。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