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絇趁晓紫宸朝,悯俗超然赋远游。
富贵傥来心止水,隐思不耐鬓先秋。
谁知皓首太玄草,独对青山大白浮。
只恐万牛勤挽致,未须封户橘千头。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座主李左史的,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第一句“丝絇趁晓紫宸朝”,意思是趁着早晨紫禁城的朝会,去参加科举考试。紫禁城是皇帝居住的地方,科举考试是选拔官员的重要途径,因此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渴望。
第二句“悯俗超然赋远游”,意思是同情百姓疾苦,但自己却超然物外,远离尘世,追求自由。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不满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切。
第三句“富贵傥来心止水”,意思是富贵如梦如幻,但自己却如同止水般平静,不受外界诱惑。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看淡的态度,以及对自己内心的平和和坚定。
第四句“隐思不耐鬓先秋”,意思是虽然有隐居的想法,但岁月不饶人,自己的头发已经先于秋天变白。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感慨和对生命无常的认识。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渴望。
第五句“谁知皓首太玄草”,意思是不知道有多少像自己一样年老体衰的老人还在苦苦寻找长生不老的方法。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讽刺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第六句“独对青山大白浮”,意思是独自面对青山,看到水中的大白鱼。这句话描绘了一幅宁静、自然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第七句“只恐万牛勤挽致,未须封户橘千头”,意思是担心自己无法像那些养牛的人那样勤劳地劳作,也不需要像那些拥有千头橘子园的人那样富有。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担忧和对现状的不满。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的生活和情感,展现了他对社会、人生和自然的深刻理解。诗人通过对官场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他也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