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头熟念衣宽带,虎士欢趋气涌汤。
诏下九天衔袖满,人知二府画谋臧。
古来所贵真儒用,天定何忧敌国强。
刑典已先明两观,和盟便许复侵疆。
论功自合专台席,谗口胡为弄巧簧。
三载峨峰听鹤唳,九年里社祗龟藏。
疏疏竹色横青琐,滟滟湖光映画廊。
晓案圣经研蕴奥,夜窗古史阅兴亡。
烟霞雅趣疑成痼,风雨清吟乐对床。
谁遣白驹歌逸豫,未应绿野久徜徉。
情知萧艾糅芳泽,手艺衡兰储糗粮。
拟辅皇舆休偾轴,莫令中道叹无航。
新衔宠自乾坤施,继廪恩疏雨露瀼。
公论在人元不泯,精忠报国谅难忘。
慨思周道忧如捣,常恐豳风怨缺斨。
九世陵园无复理,百年玉帛不能偿。
鸾旗龙驭犹西浙,貂帽狐裘满大梁。
休怪穷猿能倔强,且防新羯重披猖。
梦疑谢驾游春墅,望渴商霖泽旱秧。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群玉所作,题目为代寿李参预雁湖先生五十韵。下面是我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鱼头熟念衣宽带,虎士欢趋气涌汤。
- 鱼头指的是鱼宴,熟念表示已经准备好,衣宽带表示穿着宽松的衣服,虎士指勇猛的士兵。欢趋表示欢快地前进,气涌汤是指气势如沸腾的泉水。
- 诏下九天衔袖满,人知二府画谋藏。
- 诏书下达后,官员们纷纷带着满身的荣耀归来,人们都知道这是宰相和侍郎的智慧和策略。
- 古来所贵真儒用,天定何忧敌国强。
- 自古以来,真正有才能的人被重视,上天自有定数,敌人再强大也不必担心。
- 刑典已先明两观,和盟便许复侵疆。
- 法律已经明确了双方的立场,和解就允许恢复领土。
- 论功自合专台席,谗口胡为弄巧簧。
- 功劳应该由自己来承担,不要听信谗言,陷害好人。
- 三载峨峰听鹤唳,九年里社祗龟藏。
- 三年来一直在高山上听着鹤的叫声,九年后在里社祭祀时只看到了乌龟。
- 疏疏竹色横青琐,滟滟湖光映画廊。
- 稀疏的竹影斜斜地横在青色的门扉上,湖光映照在画廊中。
- 晓案圣经研蕴奥,夜窗古史阅兴亡。
- 早晨阅读圣经研究深奥的道理,夜晚则查阅古书了解历史兴衰。
- 烟霞雅趣疑成痼,风雨清吟乐对床。
- 高雅的爱好变成了痼疾,风雨之夜清朗的吟诵让人愉悦。
- 谁遣白驹歌逸豫,未应绿野久徜徉。
- 谁派遣白驹(马)去享受安逸?我不应该长久地徜徉在绿野之中。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生活的渴望。
- 情知萧艾糅芳泽,手艺衡兰储糗粮。
- 知道萧艾(草名)被用于调和香料,但是兰花需要储存干粮。这里比喻了两种不同的用途和价值。
- 拟辅皇舆休偾轴,莫令中道叹无航。
- 准备辅佐皇帝的车驾(象征国家),不要让中间的道路感到迷茫而无法前行(象征政治上的困难)。
- 新衔宠自乾坤施,继廪恩疏雨露瀼。
- 新的官职就像天地一样给予(恩惠),继续领取的粮食就像下雨露一样滋润。
- 公论在人元不泯,精忠报国谅难忘。
- 公道正义在人心是不可泯灭的,忠诚报国的精神永远值得记忆。
- 慨思周道忧如捣,常恐豳风怨缺斨。
- 感慨国家的治理像捣米一样紧张,担心人民会因缺少工具而抱怨。这里的“缺斨”指的是农具。
- 九世陵园无复理,百年玉帛不能偿。
- 经过九代的陵园已经无人打理,一百年的玉帛也无法赔偿损失。这里表达了对历史的遗憾和对国家的忧虑。
- 鸾旗龙驭犹西浙,貂帽狐裘满大梁。
- 皇帝的旗帜和御驾仍然停留在西边的浙江地区,貂帽狐狸皮大衣装满了大梁。
- 休怪穷猿能倔强,且防新羯重披猖。
- 不要怪罪穷困的猿猴还能倔强,同时也要警惕新近崛起的羯族势力再次肆虐。
- 梦疑谢驾游春墅,望渴商霖泽旱秧。
- 梦中怀疑着皇帝驾崩后会到访春日的别墅,盼望着商人能带来及时的雨水灌溉农田。这里的“谢驾”指的是皇帝去世,“商霖”指的是商人带来雨水。
整首诗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描写和对人物心理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社会的担忧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同时,诗中使用了许多典故和比喻,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和富有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