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问孤舟横野渡,谁为一柱屹明堂。
会看马首遮于叟,并遣筹帷出子房。
勤恤民心延命脉,精搜人物整朝纲。
国威久愤宁终屈,事会时来岂有常。
决眦三阶明象纬,为渠一矢殒天狼。
日高宫线初添绣,雾滃门弧记设桑。
盛事满堂皆象服,荣观三寿簇霞觞。
拟将善颂祈周斗,空有遐思恋孔墙。
期与八荒开寿域,也荣枯蘖舞春阳。
诗书泽厚床堆笏,竹帛勋高绣织裳。
与国同休山若砺,锡公难老寿如冈。
丹成却结乔松侣,驾鹤三清乐未央。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作品,题目为《代寿李参预雁湖先生五十韵》。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借问孤舟横野渡,谁为一柱屹明堂。
“借问孤舟”是指询问那独自漂泊的小舟,象征着隐逸的生活。“横野渡”意味着渡过了宽广的田野。“一柱屹明堂”形容一座高大的柱子屹立在明亮的殿堂中,比喻某人的地位或作用非常突出。
会看马首遮于叟,并遣筹帷出子房。
“会看马首”暗示着将会有某种变化出现。“马首”指马的头,这里用来形容事物的领导者或关键人物。“于叟”可能指的是一位老者,也可能是对某个人的描述。“并遣筹帷出子房”中的“筹帷”指的是筹划帷幄,即策划、指挥之意。“子房”是汉朝刘邦的谋士张良的封号,这里用来暗指某位贤能的人。
勤恤民心延命脉,精搜人物整朝纲。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治理国家和关注民生的重视。“勤恤民心”意为关心民众的生活,“延命脉”意味着延长国运,“精搜人物”则是指精心选拔人才。整句诗的意思是要关心民众的生活,选拔优秀人才来整顿国家的秩序。
国威久愤宁终屈,事会时来岂有常。
“国威”指的是国家的力量或威望,“久愤”表示长期的愤怒或不满。“宁终屈”意思是宁愿忍受委屈也要坚持下去,“事会时来”意味着时机到来,事情就会有转机。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坚持信念,等待时机的思想。
决眦三阶明象纬,为渠一矢殒天狼。
“决眦”意味着极度悲伤,眼泪都快要流出来。“三阶”可能是指台阶的数量,也可能是指台阶的位置或方向。“象纬”指的是天文星象的纬线,也指占卜等。“为渠一矢”可能是说射中目标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为表达某种决心或目标。整句诗的意思是要极度悲伤地面对困境,但仍然决心去实现目标。
日高宫线初添绣,雾滃门弧记设桑。
“日高宫线”描述的是太阳升起的景象,“宫线”可能是指宫殿的线条或轮廓。“初添绣”意味着开始添加细节或装饰。“门弧记设桑”中的“门弧”指门的形状,“记设桑”可能是在门上雕刻桑树图案的意思。这句话描绘了一个美好景象,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盛事满堂皆象服,荣观三寿簇霞觞。
“盛事”指的是盛大的事情,“象服”是指象征性的礼服或装饰。“荣观三寿”指的是庆祝长寿的场景,“簇霞觞”则是说酒杯像云朵一样聚集在一起。这句话描述了庆典活动的场景,同时也表达了对长寿的祝福。
拟将善颂祈周斗,空有遐思恋孔墙。
“拟将善颂”是指准备赞美或歌颂,“周斗”可能是指北斗星或其他星座的名字,也指周朝的统治者。“孔墙”指孔子的围墙或孔子的学说。这句话表达了对古代圣贤思想的敬仰之情。
期与八荒开寿域,也荣枯蘖舞春阳。
这句话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希望与整个宇宙共享长寿的快乐。“八荒”指的是广阔的天地之间,“枯蘖”可能是指枯萎的树枝,也可以理解为比喻年迈的人。整句诗的意思是希望能够与整个宇宙共享长寿的快乐,同时祝愿年迈的人也能享受到这种快乐。
诗书泽厚床堆笏,竹帛勋高绣织裳。
“诗书”指诗歌和书籍,“泽厚”意味着深厚如水。“床堆笏”形容书房里书桌上堆满了书卷,而床铺上则放着笏板,这是古代官员的办公用具。“竹帛”指竹简和帛书,古代书写材料的一种。“勋高”意味着功勋卓著。这句话描述了一个人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的形象。
与国同休山若砺,锡公难老寿如冈。
“与国同休”意味着与国家共同休憩,“山若砺”形容山峰如同磨刀石一样锐利。“锡公难老”是对某人给予的祝福,希望他能够长久健康、充满活力。整句诗的意思是祝愿这个人与国家一同休憩,身体健康,长寿永驻。
丹成却结乔松侣,驾鹤三清乐未央。
“丹成”指的是丹药炼成,通常用于道教修炼的象征。“乔松侣”可能是指神仙伴侣或者仙风道骨的人物。“三清”是道教中的最高神祇,分别是玉清、上清、太清。“驾鹤乐未央”形容仙人骑着白鹤在空中飞翔,享受无尽的快乐,没有尽头。整句诗表达了对长生不老境界的追求和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