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运有盈虚,品物迭滋耗。
人生于两间,谁能长不老。
胡为玩鲜荣,而独恨枯槁。
婉娈儿女态,爱惜容色好。
志士竞修名,览镜慨华皓。
所念固有殊,达观同一笑。
本来真妙明,何有少壮老。
兹理非言传,惟心自深造。
【注释】
屏居北郊自秋涉冬绝省人事触绪有感托之讽吟书云前一日缉成八章寓兴抒情非以言诗也:屏住隐居在北方,秋季过了冬至天,不问人事不问世,触情生发有所感,寄托吟咏写成诗。前一日完成八章章,借物抒情表心情,并不是因为写诗才感怀。
气运有盈虚,品物迭滋耗:万物都有盛衰更替的规律,各种事物都在不断生长、变化和消耗。
人生于两间,谁能长不老:人活在世上有生也有死,谁能长生不死呢?
胡为玩鲜荣,而独恨枯槁:为什么追求那些短暂的荣耀和富贵,却偏偏讨厌枯萎衰老的样子呢?
婉娈儿女态,爱惜容色好:温柔可爱的少女姿态,珍惜美丽的容颜。
志士竞修名,览镜慨华皓:有志之士争着追求名誉,面对镜子感慨头发苍苍白发。
所念固有殊,达观同一笑:心中思念的总是不同,但是达到高深境界的人会心一笑。
本来真妙明,何有少壮老:本来的道理是那么美妙明晰,哪有年少时强壮到老来衰老之理呢?
兹理非言传,惟心自深造:这个道理不是通过言语可以传授的,只有心灵才能深入理解。
【赏析】
《述志》是一首托物抒怀之作。全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摹,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时光流逝以及名利得失的看法。首联“气运有盈虚,品物迭滋耗”两句,揭示了万物都有其自身的盛衰更替规律,并指出这种规律对于所有事物来说都是普遍适用的。这两句话为整首诗奠定了一个哲学基础,即万物皆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颔联“人生于两间,谁能长不老”两句则进一步强调了生命的有限性。诗人认为,尽管人生短暂,但每个人都在不断成长、变化和消耗。因此,人们应该珍惜每一个当下,努力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中间四句“胡为玩鲜荣,而独恨枯槁。婉娈儿女态,爱惜容色好。志士竟修名,览镜慨华皓”则是诗人对人生态度的一种抒发。他认为,人们应该追求那些短暂而美好的事物,不要过于沉溺于那些虚荣和浮躁的东西。同时,他也提醒人们要珍惜自己的容颜和健康,不要让岁月无情地带走这些宝贵的东西。
最后四句“所念固有殊,达观同一笑。本来真妙明,何有少壮老”则是诗人对生命哲理的一种诠释。他主张人们应该保持一种超然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喜怒哀乐都要淡然处之。他认为,真正的智慧在于认识到万物皆有其自身的规律和法则,而不是盲目地追求某种永恒不变的东西。因此,我们应该尊重自然、尊重生命、尊重时间。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时光流逝以及名利得失的看法。它既有深刻的哲理内涵又富有诗意美感,堪称古代诗词中的佳作之一。